北亚心内科完成院内首例心房纤颤三维射频消融术!

2021
07/13

+
分享
评论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A-
A+

心房纤颤CRATO三维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是使用电极导管在心脏腔的某一部分来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的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源点。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并随年龄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0.9%:0.7%)。

房颤可见于正常人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房颤也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


家住长阳镇的李阿姨,近半年深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折磨,每次发作时都伴随着胸痛、胸闷气短,且发作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惧怕手术,李阿姨每次发作,都是用药物保守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是依旧频繁发作。直到今年五月份,李阿姨终于下定决心求诊至我院心内科秦绪光主任。秦主任带领全科人员针对李阿姨的病情深入讨论研究治疗方案,根据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左心房不大,无手术禁忌症,具有手术指征,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最终确定心房纤颤CRATO三维射频消融术,经过术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秦主任择期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三天患者出院,后期门诊随访,患者感觉良好,并未复发。

心房纤颤CRATO三维射频消融术

心房纤颤CRATO三维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是使用电极导管在心脏腔的某一部分来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的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源点。三维射频消融术是使用特殊的一种导管在患者心脏内移动时,在磁场或者电场中来显示,从而引导和帮助判断导管的位置。它的精确度是高于x光透视的检查,这样有助于定位导管位置和找到焦点。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和过度劳累,不要剧烈的运动,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方法。

供稿  |  心内科  程振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阵发性,心房,房颤,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