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诊一个是提供单纯的产品服务,而后者是基于患者的角度提供全套的产品服务。网络咨询服务包是在线问诊的升级版。
前言:疫情过后全国大部分三甲医院已经布局了互联网医院,但是,运营欠佳,甚至很多是僵尸状态。这并不互联网医院这个方向有问题。而是,公立医院对互联网医院的运营存在认识和执行范本的缺乏。作为新生事物,它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持,才能保证顺利的发展。故,拟撰写一个新的系列文章:《公立医院如何做好互联网医院》,以供同行讨论和分析。
互联网医院中,在线问诊大家很好理解,是目前互联网医院的最基础的服务。也就是让医患限定时间(一般24小时)内的图文、语音、视频等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
而服务包,这个提法并不确切。不同的地方和APP给予的名称不同,有“单病种管理”,“慢病管理”,“VIP”“月/年卡”等多种不同形式和名称。
本质上说,在线问诊一个是提供单纯的产品服务,而后者是基于患者的角度提供全套的产品服务。网络咨询服务包是在线问诊的升级版。
例如,一个患者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按照目前最新的指南来说,除开儿童、孕育、高龄等情况,都可以选择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传统模式: 患者A发现呼气试验阳性,在线选择医生,医生解答,取得同意后,给与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这里就结束了。 而这后续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若吃药期间,出现胃肠反应了,是否继续吃?漏一次药怎么办?以及治疗结束后复查呼气试验,开检查和解读报告。 患者A只有再次网上或者线上挂号,但不一定挂到之前咨询的医生,就会让整个医疗行为变得不连续。 站在医院的角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患者只是希望解决自己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问题,内心上并不想配合医院的流程。 那么,就会有第二个模式,单病种服务包,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单病种全病程管理。 患者A,一次性支付多次咨询+药物费用+再次复查的费用,而且,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信息推送和引导。直到患者A解决它的幽门螺旋杆菌的问题。
第二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特别是公立医疗资源存在竞争后,开发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未来第二种模式会是公立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梁韬,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中国卫生信息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医学专科培训教育与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欢迎转载,转载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