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带有潜在危险病原体的污染隔帘及其造成的传播风险已得到很好的阐释。
目前关于如何在使用过程中和更换过程中降低隔帘污染程度的资讯有限。《美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年6月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导采用干雾过氧化氢(DHP™)灭菌来降低医院内不同区域隔帘的污染程度。希望可给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隔帘广泛用于医院、专业护理机构和诊所,因经常被医务工作人员碰触所以很容易被污染。更换隔帘进行清洁和消毒频率仅在标准中提及,因其与可见污渍和“例行程序”有关,但对于未采取隔离预防措施的患者,尚未定义更换时间表。
研究表明,隔帘是许多危险微生物包括多药耐药菌(如MRSA、艰难梭菌和VRE等)滋生的港湾。
更甚者,手卫生行为的缺乏和直接与隔帘的接触将导致微生物的传播。然而,对于无孔和柔软织物如隔帘和棉织品的表面清洁和消毒尚未引起重视,且无规范或标准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部分可能的原因是市场上针对这种表面类型的有效消毒剂品种和类别有限。大多数的隔帘不会在患者出院后更换。例行隔帘清洁和更换的频率由医院政策规定,如,隔离房间的患者出院后或按规定的常规时间间隔:每月、每季度或每年。
本研究在一所三甲综合医院的5个病房中进行,其中包括儿科急诊病房、儿科ICU、成人肿瘤病房、成人心血管创伤重症监护病房(CVTU)和成人创伤外科重症监护病房(TSICU)。DHP™设备(Synexis®、Lenexa、KS)由制造商安装在各个干预地点的HVAC系统中且设定在弥散级别。在整个研究期间,设备在四个干预病房中连续运行,产生非液态干雾颗粒形式的过氧化氢。采用InterScan4000系列过氧化氢传感器测量时,其浓度范围为5至25ppb,瞬时浓度可高达40ppb。近期采用 PicarroPI2114 测量时, DHP™设备产生的浓度为0.5到5ppb。
从距地面约4英尺预先确定的提拉位置采集表面样本。从隔帘边缘开始,拭子在水平方向25cm²区域内以及垂直方向25cm²区域内分别取样。DHP™灭菌前表面和空气微生物的采样(研究前3、2、1天)与灭菌后的采样(研究第1、7和28天)进行了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分析表面总菌落形成单位(CFU)的数据。对于所有数据,取灭菌前表面和空气微生物(研究前3、2、1天)样本的均值作为比较分析的基线。使用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5 版进行统计分析,p值小于或等于0.05表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对带有潜在危险病原体的污染隔帘及其造成的传播风险已得到很好的阐释。然而,对隔帘污染的管理以及减少隔帘污染的途径有限,尤其是每位患者出院后而隔帘无法更换时。解决这个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抗菌浸渍隔帘。研究表明,含银和其他抗菌金属合金的隔帘可有效减少污染,但它们的长期功效可能是一个潜在性问题,且洗涤要求/需要与普通隔帘并无不同。现有已发表的文献证实,大多数的医疗机构每3-6个月更换隔帘的频率不会高于一次。对于隔帘上有明显可见的脏污或是隔离患者出院后,目前并没有明确的隔帘更换间隔时间指南。因此,这些隔帘产生的好处将非常有限。此外,长期使用抗菌浸渍隔帘虽然具有成本效益,但有机率会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使用EPA批准的消毒剂,例如浓度在1.4%-3%之间的过氧化氢。这种直接喷洒的方法证实是有效的,但其持久性可能会有所不同,且使用的频率并未得到确定。选用这种方法还需要配备额外的工作人员以及花费额外的时间,属于一种间歇性干预,因此在本质上是受限的。此外,在出院/入院患者之间的喷洒并不能根除单个患者住院期间的污染风险。
如前所述,过氧化氢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但作为一种以喷洒或擦拭方式使用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散在的,在已有患者入住的房间中使用可能也不安全。本研究表明DHP™灭菌会导致微生物的显著减少,从基线开始能持续到第28天。隔帘持续暴露于DHP™阻止了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低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DHP™是一种有效的桥梁解决方案,可在标准洗涤、清洁和消毒的未明确定义时减少隔帘的污染程度。
翻译 | 感控工作间专家组
排版、图片 | 135编辑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