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与责任心的差别在于工作的动机,以及实现动机的实力。
在医院的管理架构中,职能部门承担着辅助决策、管理督办、执行监控、服务保障等各项任务,其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益和长远发展。职能部门的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是人在计划组织实施相关管理工作,难免会出现关于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的评价问题。如何准确评价人的工作?需要对责任心、存在感两个问题进行鉴别!
一、刷存在感和有责任心的现实特征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存在感作为感觉的一种,依赖于神经系统对其他细胞的调控反应,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接反映,以及客观事物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间接反映。依赖于工作过程来体现自己的存在,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向外传递着履职尽责的信号。如在社交媒介上发布生活工作状态时,发布这个动作本身并不会让我们有存在感,而是潜在的、预期的、现实的积极回应或热烈评论等互动让人获得存在感。试想一下,如果回复是机器答复,存在感必然会降低很多。
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看,责任心也是感觉的一种,通常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有无责任心,是自己通过自己的实践行动及成果来获得别人关于自己在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方面的客观评价。评价的核心是行动是否是自愿的,行动的效果对组织的功效如何?如果行动非自愿,效果又极差,很难被认为是有责任心的。
虽然,存在感与责任心都是感觉的一种,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存在感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感觉,是“我在故我做”。责任心是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是“我做故我在”。放眼到人的实践工作中,就会发现两种不同的表现。
二、刷存在感和有责任心的工作表现
在医院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些人忙忙碌碌、加班加点、兢兢业业,像老黄牛一样起早贪黑,但从上至下的好评却不多;有些人“创新”举措层出不穷,经常有“好点子”、“好主意”,但却让临床科室疲于奔命,疲惫不堪;个别人捡个芝麻当西瓜,把眼光全盯在细节上,把科室搞得怨声载道。这些现象,如果是短期行为,应该归结于能力不够。如果长期维持,就有了刷存在感的成份。哈佛大学教授威利姆.贾姆士说过:“人类天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刷存在感的根源是害怕失去自己在医院的价值和作用,于是他们源源不断地向外发声,以行动或者建议期待得到肯定和赞许。如果有肯定的回应,他们会感觉一种踏实的存在感;一旦没有正面回应的话,则会又开始无休止的行动和建议输出,以不停的忙碌,用来增加自我价值感,从中获得存在感。
有责任心的人信奉责任心是立足本职、成就事业的基础,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成效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努力程度、工作重点对医院战略目标的重要性。也许他们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忙碌、没有那么勤奋、没有那么大的“声响”,不会去图名挂号、虚张声势,而且不只看到本职工作以内的事情,会对医院整个战略、上下全局、细枝末节也有一定的关注,不以损害上级利益讨好下级,更不会损害下级利益献媚上级。把医院整体利益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不允许、不容忍损害医院长远发展利益和战略目标的行为。始终关注患者的权益,不以牺牲患者权益来满足医院利益,也不以损害医院利益来照顾患者利益,以疾病诊治的基本规律、诊疗规范和指南为依据,不偏不倚,不另设标准、另起炉灶,或者好高骛远,单方面拉高目标值。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也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更不会搬弄是非、拉帮结派。
三、对刷存在感和有责任心的鉴别方法
从刷存在感和有责任心两者之间的工作外在表现来看,几乎看不出差别,甚至有可能刷存在感的人的绩效考核量化得分更高,更容易赢得“一时”的上级信任和下级赞许,但对医院文化的潜在伤害是巨大的。如何鉴别是刷存在感还是履职尽责呢?主要通过两者在工作动机、工作过程、工作责任和工作成果4个方面的一些表现来鉴别:
一是你的行动或建议有没有私心?工作动机的不同直接决定工作的思维方式、实施目标的过程选择,以及对目标成果的运用。只有站在医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围绕医院的战略目标,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不渗杂个人私心、私利,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集体的壮大发展过程中,不要求事事有回报、处处有表扬,这样的工作动机就不是刷存在感。
二是你的行动或建议有没有依据?在处理好工作动机后,更重要是具体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了。好心不一定能办好事,其根源在于做好事本身也有自己一套逻辑思维和方法论。对应到医院的职能部门工作中,它一定是遵循规章制度,按照流程来办事,要求医院各科室做什么、不做什么;改进什么,不改进什么;做好什么,不做好什么?都要有政策、制度、规定等支持,都要有医院战略目标的奠基,如果是凭空想象,任性胡为,就有了刷存在感的事实了。
三是你的行动或建议有没有担当?医院的所有工作,牵涉面往往较广,也很难找到一条普惠多方的举措。维护集体权益的同时,必然要触及到一部分人的个人私利;照顾医院整体利益的背后,一定会有损伤到个别科室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因为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某项行动或建议也会伤及到医院整体利益。这时,如需要有人来承担时,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主动担当,而刷存在感的表现就是以多种理由来搪塞,证明错误不是自己造成的,是客观世界变化的原因。
四是你的行动或建议有没有效果?不管是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任何工作或建议的最终目标是要有成果来支撑。最终的成果对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升的幅度如何?患者权益的保护如何?提升医疗安全的程度如何?患者体验的感觉如何?医院的经营效益如何?等,如果评价医院综合实力的指标得到改善,有了整体向上的趋势。你的工作或建议才有落脚点、才有事实支持。相反,如果一些属于自己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长期在低水平层次徘徊,就代表职能机关效率不高、作用不大、履职不好,难免让人怀疑其责任心的问题。
其实,刷存在感与有责任心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些具体事务上会呈现不同的状态,甚至它们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换,从刷存在感转化为有责任心,有责任心变成刷存在感,变化的动因取决于医院领导的个人特征和医院长期形成的文化。因而,医院要努力营造有责任心的医院工作氛围,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