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因全球变暖导致肠道感染死亡病例预计会增加!

2021
07/11

+
分享
评论
生物谷
A-
A+

气候变暖和不利的社会人口条件下,由温度引起的死亡率可能会增加,志贺氏菌病、隐孢子虫病和伤寒所导致的肠道感染死亡的贡献最大。



随着全球变暖步伐加快,科学家开始担心融化的冰盖会导致海平面持续升高,以及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威胁不得不要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肠道病原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pixabay


由于全球变暖,肠道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预计会增加。对与温度变化有关的肠道感染在早期全球预测报告,未来高温在低收入国家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更高。在全球范围内,预计到 2030 年全球与温度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将在 21000-68000 人之间,但到 2050 年将略微下降到 15000-49000 人的范围内。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有研究探讨因环境温度而导致的特异性肠道病原染的死亡率。近日,发表在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的一项研究预测了随着社会人口发展和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而导致的不同肠道感染的死亡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预测了10种肠道病原体(非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霍乱、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伤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隐孢子虫)的基线死亡率。然后,通过年度温度异常和病原体温度敏感性来估算全球变暖导致的死亡率。


研究结果发现,2080年到2095年间,保守估计全球因温度导致的肠道感染死亡的平均人数可能低至6599人,悲观估计或高达83 888人。预计因温度而导致的死亡大多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包括志贺氏菌病、隐孢子虫病和伤寒。


全球气候模型-不同情景下肠道病原体感染死亡率


然而,归因于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性肠炎等病毒感染的死亡人数大幅减少,这导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归因于肠道感染的死亡率减少。


综上,在气候变暖和不利的社会人口条件下,由温度引起的死亡率可能会增加,志贺氏菌病、隐孢子虫病和伤寒所导致的肠道感染死亡的贡献最大。因此,限制全球变暖和社会人口发展政策可能有助于降低未来肠道感染的死亡率。


原始出处

Paul L C Chua, MSc .et al.Global projections of temperature-attributable mortality due to enteric infections: a modelling study.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2021.DOI:https://doi.org/10.1016/S2542-5196(21)00152-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隐孢子虫病,志贺氏菌病,全球变暖,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死亡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