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每年都堆成“钱山”,国资完全退出这家老牌药企

2021
07/15

+
分享
评论
医学中文网
A-
A+

方大系绝对控股东北制药,未来可能转型大健康。



  

方大系绝对控股东北制药,未来可能转型大健康

文丨大卫


东北制药,这家曾经的老牌国有制药企业,终于完全摘掉了“国资”帽子。


2021年7月5日,东北制药发布公告称:东药集团、盛京金控集团将其持有的东北制药股份,全部转让给方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方大钢铁。至此,方大钢铁以32.88%的总股本,成为东北制药第一大股东。


图源方大钢铁官网


方大集团最早在2018年开始参与东北制药的混改,成了东北制药的控股股东。3年之后,国资完全退出。方大钢铁、方大集团及其实控人方威,合计持有东北制药57.55%的股权,实现了绝对控股。


据称,2008年辽宁方大集团在兰州成立了一所宁养院,时任方大集团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方威在考察了宁养院的情况后,萌发了做医药版块的想法,看中了东北制药这家老国企。


从参股到控股,方大系做得风生水起,此次国资完全撤出,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证明当初混改思路的正确性。


想对标恒瑞,无奈越离越远


“恒瑞确实比我们做的要好很多,我们得承认”。


据报道,2018年方大集团的实控人方威在考察东北制药的时候,曾提出:东北制药要对标恒瑞。东北制药的董秘办工作人员也确认了这个说法。


图源东北制药官网


从建国初期的民族制药摇篮,到要对标一个后起的民营企业,东北制药人的心里,想必也是五味杂陈。


1949年,国家将东北制药作为全国的制药工业基地,最初生产的是葡萄糖和活性炭,陆续创造了多个第一,在国内率先投产了脑复康、磷霉素、氨酪酸等产品系列。1995年,东北制药建成投产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万吨VC生产线。2002年,东北制药的齐多夫定原料药和制剂在中国获批,是国内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结束了抗艾滋病药物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带领中国制药工业起步的同时,东北制药还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医药卫生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制药陆续向全国输送了1381名厂级领导和技术人员,东北制药培养了第一位来自制药企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安静娴,上世纪80年代,东北制药越过一代、二代,直接研发三代头孢产品,并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96年,东北制药在深交所上市。


光荣总是过去,东北制药也在21世纪步入了危机。


2002年,沈阳的一位市领导对媒体表示:东药合资不是个容易事儿,但别无他路。


东北制药虽然是东药集团的核心企业,但是有竞争力的产品少,市场规模不够大,资本筹措能力低。东北制药因此成为了国家首批国企改革试点之一,试图引进央企华润。但由于资产剥离等问题,华润与东药集团的合资并未达成一致。


就在各方洽谈改制事宜时,2008年维生素C的价格突然大幅上涨,一度达到150元/公斤。东北制药维生素C的产量在国内仅次于石药集团,吃尽了这一波红利。2008年,东北制药实现营收46.1亿元,同比增长24.38%,净利润高达3.58亿元,同比增长了653.15%。


但是原料药的行情很快就过去了,2011年,东北制药大幅亏损3.94亿元,从此开始萎靡不振。


数据来源:东北制药2011-2020年年报


一度,东北制药是上市药企中的亏损王,2016年年报季之后,有机构对当时上市的193家医药企业2015年业绩进行了统计:仅有4家上市公司出现亏损,东北制药以3.8亿元的亏损列行业亏损额第一。一时间,“东北制药还有救么?”成为话题。


2018年方大入主后,东北制药稍显起色,不过距离恒瑞还是越来越远。如今,恒瑞医药的市值为3952亿元,东北制药的市值仅为67亿元,只相当于恒瑞的零头。


东药式激励:每年发大笔现金


同很多老国企一样,东北制药效率低下,管理落后,员工积极性不高。2013年,东北制药着手改革,时任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的魏海军临危受命,担任东北制药董事长,改制初期,这些问题并没完全解决。


魏海军曾对媒体表示:“企业连年亏损,员工的平均工资只有1600元,维持生计都很难。”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建立了明确奖惩、精细管理等机制之外,后来成为控股股东的方大用了一个很直接、很东北的办法——发现金。


每年春节前,东北制药发年终奖都会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因为方大方面真的把现金堆成钱山,然后发给每一个员工。红彤彤堆成一人高的现金,刺激着每一个东北制药员工和同行的神经。


2021春节前夕,东北制药的奖金发放仪式上,照例一捆捆万元大钞堆起了小山,健识局了解到,除了高管和中层干部,每一位员工都有1万元的红包。根据2020年财报,东北制药领取工资人数为7567人,算下来年底奖金也有近亿元。


这样的激励效果是明显的。2018混改当年,东北制药就实现营收74.66亿元,同比增长31.53%,净利润达到1.95亿元,同比增长64.04%。在受到疫情影响的2020年,东北制药依然保持着1200万元的盈利。


数据来源:北制药2011-2020年年报


东北制药的董秘办工作人员对健识局表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更多的了,大伙可能也因为这个更好好干活了。”


东北制药算得上国资药企混改的典型,因此国资能够完全退出。不过并不是每个老国企都能如此顺利。


2017年底,同样作为传统国资药企的哈药集团,开始启动第一次混改。历经了近4年,哈药2020年的净亏损达到10.77亿元。哈药的负担显然大于东北制药,光员工安置就是个大问题。哈药集团曾在一份业绩预告中提及,裁员带来的一次性辞退福利支出为4.79亿元。


新华社2019年8月的一篇报道称:东北制药这次的混改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不减福利。而且以前因经营困难而离岗的2000多人,又被召回企业重新上岗。


但是,健识局对比了混改前后的年报发现:截至2020年,东北制药的实领工资人数为7567人,而在混改前的2017年为8160人。其中生产人数由2017年的5035人,减少到2020年的4567人,应当也裁减了部分人员。


数据来源:北制药2017、2020年年报


针对上述情况,东北制药的董秘办工作人员对健识局表示:目前尚未发生员工安置问题。


不过,东北制药也可能面临新的问题。


在2018年方大集团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方威表示:“对于医药板块,集团未来的目标是做到世界第一大。并且,上市融来的资金,要做大健康行业,做养生养老。


这与东北制药目前所做的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诊断似乎有些矛盾。不知道未来的东北制药,会不会彻底抛弃那些笨重的反应罐、化工管道,从此轻装上阵。



来源:健识局    作者:大卫

编辑:Leon

审核:Lydia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东北制药,方大集团,方大钢铁,东药集团,国资,药企,企业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