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县级医院请注意!这场发布会透露六大重要信号

2021-07-14   健康县域传媒

7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综合编辑

7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

《健康县域传媒》梳理发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李斌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出席发布会并着重从2021年重点任务、三明医改内涵、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最新进展、落实落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介绍。

2021年4大重点任务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再次强调,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今年2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认定三明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5月下旬,在三明市召开了全国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工作会议。6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李斌在发布会上介绍到,深化医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共明确四方面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主要围绕指导各地学习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工作部署。

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主要包括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规划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并完善其支撑政策,推动省、市、县、乡、村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开展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试点,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发展,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等任务。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确继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升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和防控能力,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等工作。

四是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主要涉及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增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严格监督管理等内容。

发布会上,李斌还特别介绍了 三明医改经验的核心内容,具体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党委政府一把手抓医改。二是坚持“三医联动”改革。三是完善公立医院的筹资机制。四是同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五是强化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六是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纳入考核

7月6号,国家卫健委在三明举行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三明医改经验的有关情况。李斌指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经验推广力度。一是研究制定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分门别类推广三明经验的真招实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具体改革举措可量化、可考核,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在各地开花结果。

二是用好三明市“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这个平台,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培训,加大对三明医改经验的推广和宣传力度。

三是加强督促考核,目前正在制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考核指标体系,我们将选取关键指标,对各省份推进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价,并将结果通报给地方党委政府,同时要求各省份也要加强对本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指导和考核。

此外,李斌还提到,在推广三明经验的过程中,针对面临的一些堵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第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建立高效有力的医改领导体制和组织推进机制。第二,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真联真动。第三,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第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用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

三省六县被纳入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解释到,“优质”主要指服务的技术水平和人性化程度都很高,就是群众既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同时也能更方便地看病、更舒心地看病;“高效”主要是指宏观层面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和微观层面机构的管理运行效率更高。“整合型”服务主要是指根据群众健康的需要,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及其管理整合在一起,协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终身连贯的服务。

目前,已经确定了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和万荣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和湖州市长兴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和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

分级诊疗制度

作为2021年深化医改重要任务之一,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方面,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的均衡布局。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的试点建设项目,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针对省市县诊疗需求,规划推进“十四五”时期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发展,加快补齐服务短板,减少群众跨区域异地就医。

第二,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强化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支付单元的医保总额预付制,加强管理考核,引导医疗联合体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同时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

第三,持续提高县级医院的综合能力。持续推进县级医院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科室,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县域就诊率。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第四,加强“十四五”时期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统筹和谋划。 组织对全国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研究起草“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均衡发挥作用。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

在做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方面,将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点”,开展以医院为单位和以省为单位的试点。以医院为单位的试点工作,近期将选择若干家大型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为试点。选择11个省为试点,主要考虑是现在正在推进的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也就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充分发挥这11个省份的先行先试作用。

二是“面”,指导全国公立医院抓好国办文件的贯彻落实。推动各地党委政府强化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各地按照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在评价中不搞“一刀切”。

同时,国家卫健委将适时组织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开展公立医院网络、临床重点专科群、高质量人才队伍、“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四个重点建设行动,推进医疗质量、患者体验、医院管理、临床科研四个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李斌提出,到2022年,老龄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龄健康服务机构显著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围绕这个工作目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国家制定并实施老年健康工作计划”写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组织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来全方位干预老年健康问题。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医疗服务。

第二,扎实开展为老服务。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和世界阿尔茨海默病的宣传活动,开发系列老年健康教育的科普视频,传播推广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和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的核心信息,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落实老年健康管理,组织六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3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工作。在全国1920个城乡社区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启动两批91个市(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

第三,加大保障力度。老年医学人才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卫生健康紧缺人才的培养项目。建成运行全国老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增设老年健康标准的专业委员会。推动二级及以上的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

责任编辑(实习):孟晴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卫生,信号,医改,服务,建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