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85岁的钟南山院士,精神饱满,奋战在抗疫一线。这让人很难想象,如此活力十足的钟南山院士,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
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卧床不起,或步履蹒跚、老态龙钟,走路都需要拄着拐杖的老人......
但如果你看看今年已经85岁的钟南山院士,可能你会对“80多岁的高血压老人”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已经85岁的钟南山院士,精神饱满,奋战在抗疫一线。这让人很难想象,如此活力十足的钟南山院士,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
2021年4月据厦门晚报视频报道,钟南山院士在厦门参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已经患有高血压20多年了,
但高血压好像并没有在他身体上留下丝毫痕迹,也没有任何并发症,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甚至看起来比很多人身体还要健康、硬朗。
不早控制,高血压会这样伤害身体
先损害血管
高血压最先损害血管,长期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会使血管弹性越来越差,好比一个气球被吹胀多日后,放掉空气也不能恢复原样。
进一步引发重点器官病变
血管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重点靶器官病变。
血压水平尤其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在高血压诱发的诸多疾病中,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也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还有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与肾脏互相伤害
肾脏损伤通常是因为顽固性高血压,持续10~20年的高血压会引发肾功能减退,部分发展成肾衰竭;肾损伤反过来又会影响血压控制,导致恶性循环。
高血压带来的损伤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因此血压控制越早越好。
高血压的三条红线
一般,正常血压应为收缩压(即高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即低压)<80毫米汞柱。
警戒线
年轻人血压≥120/80
研究发现,对于年轻人来说,血压≥120/80毫米汞柱就处于“警戒范围”,如果不加以干预,今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随之增加。
老年人血压≥140/90
老人的血压警戒线稍微宽松一些,超过139/89毫米汞柱就有潜在危险,高于140/90毫米汞柱应提高警惕。
危险线
临床上,根据血压值,高血压共分为三级。
一级高血压
高压在140~160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90~100毫米汞柱之间。
二级高血压
高压在160~180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100~110毫米汞柱之间。
三级高血压
高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或低压在110毫米汞柱以上。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确定为二级高血压就有较高危险性,超过180/110需要立刻降压。
极线
血压达到250/140毫米汞柱时已经非常危险,容易并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急性心梗等心脑血管急症,必须马上就医。
钟南山院士的降压经验就这几条
不得不说钟南山院士是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模范代表,这都源自于他的健康经验:
1. 坚持吃药——一坚持就是20多年
确诊为高血压后,最重要的就是按时按量服药,这对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即便是钟南山院士,在高血压面前也要坚持服药,并且一坚持就是20多年。
2. 早期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控制血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早期干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能早受益!
3. 坚持运动——锻炼像吃饭一样重要
我们常说“运动是最好的保养品”,而85岁的钟南山院士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几十年过去了,他的身材依旧不输年轻人!
在对待运动的态度上,钟院士表示: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一部分!
4.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热量
钟南山在采访中曾透露自己的饮食,基本都遵循了低盐、低脂、低热量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这样的膳食搭配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帮助。
5. 充足睡眠——从不熬夜、坚持午睡
虽然工作很多,但钟南山的生活还是很规律。基本晚上11:30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再休息半个小时,补足每天8小时。
文字参考: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