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除生活方式干预外,绝大多数患者都只能采用药物进行控制。
据《高血压防治指南》资料披露,我国高血压人群达2.7亿,60岁以上的高血压比例高达50%以上,如此众多的高血压患者是我国慢病防治之痛。
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除生活方式干预外,绝大多数患者都只能采用药物进行控制。
那么,有人问,什么是最好的降压药呢?
事实上,高血压的发病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富人和穷人一样发病,一样的出现并发症。但经济状况决定治疗手段的差异,也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2020年世界高血压联盟(ISH)的指南里,充分考虑到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降压治疗方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最高标准,它针对全球发达地区的高血压人群,这是有钱人的标准,可以选用最新的、价格最高的药物,当然是最好的;另一种是基本标准,适用于不发达地区的患者,是对贫困人群高血压的基本要求。
对“基本标准”指南有一句话:“使用任何可获得的具有尽可能多理想特点的降压药物”。这句话的意思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能用好一点的降压药当然更好”,“但实在没有,不管什么降压药,用总比不用强”。
这个观点适用于广大基层民众。
实际上,我国降压指南一直强调“降压才是硬道理”,“降压的益处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和这个精神是一致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区贫富差异很大,高血压人群的经济状况参差不齐,还有部分群众“看病贵”、“看不起病”的情况,因此,我们不一定一律追求“高、大、上”的降压方案及药物,因地制宜,用老百姓用得起的药,只要把血压降下来就好。
当然,各种降压药有各自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毒、副作用,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我们应当尽量选择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和方案。
总之,能降压才是最重要的。在降压药领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适合”的药!
这就是一个正确的理念。
看完本文是否受益良多呢?如果你还有心内科其他想知道的问题,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给我,我看到后会一一回复。喜欢本文内容欢迎转发帮助更多的人~
作者 | 张加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