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警惕!喝水太多也会中毒!记住了,最好别超过这个量…

2021-07-10   温医一院

“多喝水” 真的是从小听到大 肚子疼?——多喝水! 感冒发烧?——多喝水! 头痛脑热了?——多喝水!



“多喝水”
真的是从小听到大
肚子疼?——多喝水!
感冒发烧?——多喝水!
头痛脑热了?——多喝水!
反正就是有事没事
都要多喝水
仿佛喝水能治疗一切疑难杂症



可是,你知道吗?水也不能喝太多!
曾有报道称
某男子因一天内过量饮水
导致水中毒住进了ICU
过量饮水竟然会导致中毒?
到底什么是水中毒?有哪些危害?
平常怎样喝水最合理?
今天我们就好好说一说

 



 喝太多水会引发水中毒?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喝太多水,人体以一种精密的机制通过增加水的排出量来维持平衡。


也就是说,如果水的摄入量大于身体需求时,身体各器官会“竭尽所能”地在近期通过增加尿量、排汗、加快呼吸频率和强度来恢复机体体液成分的稳定和身体机能的正常。


但是,一次或短时间内有太多淡水进入体液(喝水太快、太多),肾脏负担加大,平衡机制被打破,体液的正常组成被打乱,过多的水分无法通过尿液排出而引起组织间隙内存在太多水分,导致身体出现水中毒症状。



水中毒虽然是脱水的另一极端情况,但都会导致低钠血症。水中毒现象也叫醉水。


 


  水中毒有哪些危害? 


水中毒是因为血液被过多的水稀释而导致的低钠血症,因此会出现腹胀、水肿继而出现意识模糊、癫痫发作、剧烈头疼等症状。



水中毒虽然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逆转血液稀释,避免死亡事故。


健康人体的排水量通常在1450~2800ml(肾脏能排出500~1400ml水,皮肤汗腺排出450~900ml水,通过呼吸由肺脏排出350ml水,粪便排出150ml水)。由此可知,为保证排水量和供水量的平衡,人体每天需要摄入2500~2700ml水。


一日三餐中通过食物摄入的水分可以达到700~1000ml,体内代谢过程的副产品也会产生一些水,每日仅饮水7~8杯(1500~1700ml)就可满足和维持机体的水平衡需求。也就是说,饮水超过八杯对身体就会有害无益。



 


 口渴时,身体已失水2% 


人体的组成中60%是水,水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如细胞内外、血液、淋巴液和皮肤。



人体在缺水2%时,各项机能都会受到影响;  

 
当人体缺水3%时,肌肉强度会减少8%;  

 
当人体缺水达10%时,身体机能会出现障碍,如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乏力等;  

 
当缺水达到20%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当人体感到口渴时,身体缺水其实已经达到或接近了2%的状态,因而可见,慢性的低水平缺水,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胃溃疡、关节痛、哮喘和过敏(缺水会引起肺部的血液浓度增高,产生过多组胺),甚至会促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要养成日常主动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




喝水记住4组数字就够了



饮水习惯关乎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日常饮水,不妨参考以下关键词:


喝水量

女性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普通成年人每天应饮水1500~1700毫升(7~8杯),其中女性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产后6个月内的哺乳期妈妈应每天额外增加饮水1000毫升。儿童饮水量约为1200毫升。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户外活动多时,应酌情增加饮水量。



患有心衰,急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以及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以免加重病情。


水的种类

3种最佳


以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最佳,其次为不加糖的茶、奶和奶制品,尽量不要喝低营养、高热量的饮料。有些新鲜果蔬的含水量很高,如黄瓜水分含量达95.8%,生菜水分含量95.7%,西红柿水分含量93.3%,在喝水的同时,还可以试试“吃”水。


饮水时间

重点把握3个时段


每天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晨起、睡前、餐前,其他日常时间里均匀分布。


  • 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 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也可预防夜间因隐形出汗和尿液分泌失水。

     
  • 应尽量在进餐前喝水,避免饭后大量喝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水的温度

不可超过65


喝水的温度不能太凉或太热,适宜的温度是10℃~40℃左右。人体体温较高时,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喝凉水会刺激胃部,诱发胃痉挛、腹泻等。



对于进行大量运动或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身体汗液流失严重,体内的电解质也随之流失,运动中喝点淡盐水,能及时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冲淡盐水有个“最佳比例


1升白开水中,加入0.15克盐(建议用限盐勺),使水有微微咸味即可。没有大量出汗的人没必要喝淡盐水,以免导致钠摄入超标。如果不方便喝淡盐水,喝点乌梅汤、茶水、绿豆汤也可以。


 

 
咕噜噜,喝口水,点个赞!

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温医大附一院综合编辑整理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身体机能,水中毒,中毒,饮水,血液,体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