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入伏天,养生首先防个“暑”字
2021-07-08
临床营养网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节气饮食是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将它与养生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它是中医养生值得去继承和发展的东西,《中国临床营养网》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慢病食疗养生团队辛宝教授将在今后每个节气推出一篇节气养生的理论和应用文章,希望与大家共同学研交流。
2021小暑辛老师建议:
《黄帝内经》中也讲到,夏季养生要“无厌于日”,就是说夏天不要讨厌太阳。养生就是养阳气,太阳中有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可以使身体温度升高,达到驱寒气的效果。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小暑后也可以适时晒晒太阳。
小暑后要防止户外中暑。要避热、防中暑,天然的时候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要少到户外活动。建议大家旅游或者户外劳动常备一些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或者藿香正气软胶囊。另外穿的衣服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并注意补充水分。
小暑,食物里清暑湿也有食疗的方法,如冬瓜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功效。小暑暑湿季节,冬瓜与荷叶同煮,或是冬瓜煲薏米,都有较好的清暑湿作用。新鲜荷叶善清夏季暑邪,常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小暑,养生,伏天,节气,中医,饮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