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炎炎夏日,做好这5点,给血管“降降温”!

2021-07-08   深圳中瑞奇

很多人可能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其实,夏季也不可掉以轻心。

很多人可能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其实,夏季也不可掉以轻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

随着夏天温度升高,会使人的血管扩张,让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给心脏增加了严重负担。

同时,夏天排汗多,会让人体血液黏度升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的堵塞,加上闷热季节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引发心血管疾病。

炎炎夏日,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为血管“降降温”:

一、多喝水

在炎热的夏天,体内水分会跟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造成大量水分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增加血液粘度,减慢血流速度,形成血栓因子,导致血栓形成、缺血性中风和心绞痛。

因此,夏季应该多喝水,但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持续性补充,每次喝100~150毫升左右即可。

最好喝常温的白开水或是热水,不要喝冰水,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二、合理饮食

夏季推荐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鱼、鸡肉、牛奶、大豆等。

还可食用一些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可多食新鲜瓜果,但要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

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三、保持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时间,夜间11点之前尽量要进入睡眠状态,做到早睡早起,可以维持血压平稳。

立夏之后,下午1~3点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容易出汗,消耗体力,极易疲劳,而且午饭之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的血供减少,故人们中午总是精神不振,因此需要适当午休来调节。

午饭后抽出30~60分钟午休时间,能有效缓解疲劳感,提高下午的工作或学习效率。

四、适当锻炼

夏天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

由于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老年人都早起晨练,但早上6-10点是心血管疾病爆发高峰期,因此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进行锻炼。

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必须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遮阳伞。

傍晚可以做一些伸展性、放松性的运动,以放松骨骼肌肉为主,可以促进夜间睡眠。

运动方式推荐缓慢的散步,做扩胸运动,双手上举过头,频率为每分钟10-15次即可,舒展肢体的运动能够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人往往容易变得焦躁,应注意避免外界不良情绪干扰,导致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保持良好心态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据调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诱因中,情绪激动排第一位。

戒焦戒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心血管患者尤为重要。

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要谨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异常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可以在家备用一台好朋友心电图机,随时随地自查心电图,及时发现潜在心脏风险。

文|可心  好朋友心电图机健康专家

本文首发公众号:好朋友在线,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脑血管疾病,降温,夏日,运动,睡眠,血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