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范围内人们正在共同努力为探讨TIC的发病和疾病演变过程提供各种有价值的观点,但在确定心脏毒性的最佳监测频率以及干预策略方面仍存挑战。
未来研究的八个主题
● 经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癌症幸存者接受长期心脏毒性监测
● 在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出现心脏毒性,但在密切心脏监测和治疗下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建立国家/国际癌症登记注册,研究这部分患者的心血管和肿瘤治疗结局
● 经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毒性但几乎完全康复者,或者经药物治疗心脏功能也未能恢复的癌症幸存者的长期心血管结局
● 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诊疗对有心脏毒性风险的癌症患者的影响
● 治疗期间药物/非药物干预(如运动疗法、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脏毒性风险的作用
● 被认为是心脏毒性高风险患者在开始抗HER2治疗前,进行预防性心脏保护治疗的影响作用
● 对亚临床心脏毒性患者(即左心室功能正常的异常应变测量值)早期实施心脏保护疗法的影响作用
● 识别曲妥珠单抗诱导心脏毒性高危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
注重多学科交叉与合作
肿瘤心脏病学这一多学科交叉学科在心血管病和肿瘤两个领域都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其主要目标之一是,了解肿瘤治疗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重叠机制,提供积极的临床医疗和心脏保护策略,使癌症患者能够安全地进行治疗。
对于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疗前本身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例如老年乳腺癌患者),其发生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理论风险更高;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为具有潜在风险或已经发生心脏毒性的患者提供更为一致和精简的心脏保护治疗路径,这需与患者的肿瘤治疗团队就维持或改变治疗方案相关的风险和益处保持持续探讨,才能促发患者获得最佳抗肿瘤治疗和心血管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