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TA比药物更重要!

2021
07/13

+
分享
评论
何裕民
A-
A+

良好的心理情绪及应有的社会支持可起到调整机体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肿瘤向好的方面转归,可使肿瘤处于‘自限状态’,甚至自然消退。





在笔者40余年的肿瘤临床治疗中,经常有患者问笔者: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打败癌症?在这里特分享一位笔者患者的故事,相信大家能从中收获一二。


 

王某(化名)是一位女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40多岁,公安干警,虽身材娇小,却毅力坚强,抗癌征程中不屈不挠,真可谓“铿锵玫瑰”,令人敬佩。正是凭借着这份毅力和坚强,她几近不可思议地从癌魔羁绊中抽身而出,成为真正的生命强者。

 

笔者第一次看到她是在2006年左右,初次面诊时,前额的头发稀疏,面色黧黑,伸出手切脉时,掌面灰黑、指甲发紫、舌两边满是瘀斑,一看就是个正经历着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她当时肠癌已切除,但肝转移很厉害,并伴有腹腔淋巴转移。经历了数不清次数的化疗,所以来笔者处想同时配合中药零毒抑瘤。

 

 


在简单交流后,笔者发现她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即便身体这样,她仍在工作,最多化疗当天休息。她告诉我,仅手术那段时间,她静卧着休息,只要能下地,就工作半天;体力稍恢复,便整天工作。

 

由于她的肝转移是多发的,转移性肝癌本就化疗效果欠佳。但考虑其他地方也有病灶,故全身化疗用了不少。后又做介入。介入时她叮嘱操作医师,不要管身体反应,药水尽可能多打一点,以利于康复(在笔者处开中药方时,她也一直叮嘱笔者剂量开大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化疗等无法再做下去,我也不主张她过度依赖化疗、介入,就让她以中医药为主。

 

 


她的心态很好,每次面诊时都会向我报告一些好消息,如这次B超做下来,肝内肿块小了0.8公分,淋巴结小了0.5公分等等。听她的话,那种轻松劲似乎不是在讨论自己的病情,而是在交流某种无关痛痒的信息。相比之下,大多数女患者如惊弓之鸟,稍有不适即作无限联想,总以为又一次灾祸临头,那真是天壤之别。而正是这种差别,后续几个月,她各方面的情况均显著改善,体内病灶都显示出同步缩小或被控制之势。我坚信,她一定能最终康复的。

 

2007年她身体好转很多,除了中医药零毒抑瘤的佳效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基于她坚韧的毅力与积极向上的心态。因为“运药者,神气也”(古代医家之名言)。再好的药物,充分发挥作用还有赖于个体自身良好的机能状态。而这种机能状态,又很大程度受制于个体的精神心理状态及意志、毅力等个性特征。


 


其实,笔者在多年前就已明确指出:“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经济状况,不良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人际关系失和以及长期的精神刺激等均会造成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紊乱和变化,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诱使细胞突变,发生肿瘤。”而“良好的心理情绪及应有的社会支持可起到调整机体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肿瘤向好的方面转归,可使肿瘤处于‘自限状态’,甚至自然消退。


而国外的研究也表明: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或矢志于、热衷于某高尚事业,或坚决否定自己患癌,甚或是偏执者(偏执者也常表现出意志坚强),患恶性肿瘤的预后要比其他人好的多。不少癌症自愈者就属于这些类型。而值得敬佩的这位生命的强者,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注脚。


 


我想,如果患者都能向她学习,也许彻底康复的比例将会大幅度增加,我们真的能改写人类与癌症的抗争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免疫功能,癌症,药物,治疗,化疗,肿瘤,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