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着急的对我说她的1岁的孩子有心律失常,容易心动过速,还心慌,胸闷,要不要手术治疗?
一位母亲着急的对我说她的1岁的孩子有心律失常,容易心动过速,还心慌,胸闷,要不要手术治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快速性心律失常 ?
根据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将其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速、早搏、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致命的心室颤动等。
这些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胸闷、乏力、心慌、焦虑、心脏“偷停”感、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
严重的可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肢体寒冷、抽搐等表现。
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使心脏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脑栓塞甚至猝死。
二、孩子的正常心跳是什么样子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心跳范围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1)新生儿(28天及以下)清醒时心率是100至205,睡觉时心率是90至160;
2)婴儿(19天至1岁)清醒时心率是100到180,睡觉时心率是90至160;
3)幼儿(1岁至3岁)清醒时心率是98至140,睡觉时心率是80至120;
4)学龄前儿童(3岁至5岁)清醒时心率是80至120,睡觉时心率是65至100;
5)学龄儿童(6岁至12岁)清醒时心率是75至118,睡觉时心率是58至90;
6)青春期(>12岁)清醒时的心率是60至100,睡觉时心率是50至90。
一般如果无法准确在家测出其心跳数的异常,也可以通过一些症状表现来发现。
它常常表现为心慌、心跳,常见的有阵发性室上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
患者在心律失常发作时往往出现心悸、胸闷、头昏、眩晕、乏力等不适,严重者晕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三、快速型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治疗儿童心律失常时,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身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避免儿童摄入的药物过多,引发不良反应。
如小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心律不齐,需要针对患儿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进行治疗。
儿童腹泻、感染等非心脏疾病引发的心律不齐,则应针对患儿的腹泻、感染等非心脏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必要时补充电解质,抗感染才能治愈儿童的心律不齐症状。
如果由心脏疾病引发的心律不齐,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四、儿童快速心律失常,要不要做手术?
儿童心律失常优先选择药物治疗。
随着射频消融的技术日益成熟,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优选方法,并对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药物治疗以外的重要补充。
但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征,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慎重选择。
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如果发作不是特别频繁,或是药物可以控制,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以上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针对3岁以下的患儿,当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身体发育甚至引起严重心衰,且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无法终止心律失常的发作时,才考虑根据情况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所以,我告诉她先不要急着做手术,先检查什么原因引起的再对症治疗,优先考虑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