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入手孩子配合度低,直截了当地去学数学可能会让孩子反感,不妨从孩子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事件入手。
小德,5岁7个月,诊断为孤独症,主要问题有应答反应无,眼神对视差,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情绪不稳定易大吼大叫,认知理解差,仅常见的简单物品和场景可认识,自主表达单一。仅可表达自主需求“我要……”,并且问答能力差,无论问什么都只会重复一遍又一遍问句,如问“你今年几岁了”,答“你今年几岁了”问“我们回家了好不好”答“我们回家了好不好”。
本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母亲比较焦虑,同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样,她非常迫切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对自己的问题做出正确的相对应的回答,本次我将从众多问题中分享一个具体的实际训练计划。
如何能够让小德正确回答自己的年龄?
首先我们得分析这其中包含的逻辑理解有哪些?回答几岁了其中包括了对数字和时间概念的理解,我们得教会理解了他数字时间概念,他才有可能回答对你对年龄问句的回答。
下面我们就如何教会他对数字的理解来细细分析:
孩子认识数的规律:孩子总是先从口头数数开始,然后再点着实物数,接着才能根据数的结果说出总数,再按着实物数拿出同样多的实物。这一全过程的特点,是由掌握无意义的数字声音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由学会认数到会运用数,由形成数的观念到形成数的概念。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一规律入手:
01
一起数数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一边把手指或脚趾从一数到十,一边大声欢快地唱出来。
02
布置常见的物品笔,书,积木,等有数量的东西,让孩子一个一个点数出具体的数字,一般不鼓励他用手指头或脚趾头来数数。久而久之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就出来了,避免了对手指头的依赖。
03
从兴趣入手孩子配合度低,直截了当地去学数学可能会让孩子反感,不妨从孩子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事件入手。如数一下这里有几块饼干,根据结果说出正确的总数再给他吃,反之则没有。
04
从动手能力入手,数数可以让孩子亲自参与的活动等激发孩子学数字的兴趣,因此妈妈们要避免单纯的口头问答和数数。比如按需取物,让其给你正确取出你所需要他拿出的物品。
目前,小德通过上述的一些方法,已经可以非常正确的回答出自己的年龄,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相应的认知理解也在逐步提升中,同时还在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期待小德会越来越好,早日回归学校回归正常生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