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冰敷或热敷,到底怎么选?

2021
07/08

+
分享
评论
邦尔骨科
A-
A+

什么时候该冰敷?什么时候该热敷呢?

我们都知道,受伤后可进行冰敷或热敷的物理治疗,这两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但是,什么时候该冰敷?什么时候该热敷呢?




今天将冰敷、热敷的区别告诉大家,希望帮助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


一、冰敷的作用


急性损伤常由突发外伤引起,如跌倒、扭伤以及直接撞击等,通常会立刻疼痛难忍。即刻冰敷能够抑制感觉神经,起到镇痛、麻醉效果。


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围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从根本上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的可能,减轻红肿、热痛的症状。


二、如何正确的进行冰敷


在急性受伤后至72小时内冰敷,每隔2至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如果肿胀、疼痛、发热明显,可每隔1至2小时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时长控制在15至20分钟,切记时间过长,否则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适得其反。

三、热敷的作用


热敷能够增加人体软组织的延展性,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热敷也能够舒缓和放松情绪

四、如何正确的进行热敷


热敷治疗应主要用于急性损伤的后期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后期指的是损伤48至72小时后,这个时间往往出血停止。慢性损伤通常是在较长时间的损伤(反复过度使用以及劳损)后发生,并非突发的意外伤。


在家庭中,最简单易的热敷方式是热毛巾、温水浴。但其热量一般只能维持5-10分钟,使用时间不足。湿敷的效果一般好于干敷,因为组织渗透性好,能抵达更深部的组织。通常一次热敷30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40℃至50℃,每天2至3次,可根据医嘱调整热敷的时间。

注意:有皮肤热过敏史、皮肤感觉异常、患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伤口感染未愈等情况都需避免热敷,以免弄巧成拙得不偿失,同时各种内脏出血、急腹症不宜热敷。


温馨提示:

1.不是所有的慢性损伤都要使用热敷,如属于急性发作仍然首先选择使用冰敷。 

2.不是所有的急性损伤都要使用冰敷,早期肿胀、疼痛得到控制后可改用热敷。 

3. 选择冰敷和热敷要根据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声明:本文由邦尔骨科原创发布 ▌

封面图片、内文图片来源:创客贴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物理治疗,急腹症,过敏史,热敷,损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