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不死的癌症」,专挑年轻人下手
责编:脸盲君&芯芯 审核:杨希川
不知不觉,痤疮投稿项目已经进展到第六期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一期的分享者小许同学,将为大家带来她的辛酸抗痘史。
对于本期稿件,我们请到杨希川教授本人亲自进行专业解读,为小许同学以及在座的各位小伙伴分享战痘干货科普。
关于杨教授:三甲公立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作者自述
10年来,只有痘痘对我不离不弃
痤疮,不死的癌症
痤疮大规模发起病来,在我看来,是一种「慢性的癌症」。虽不致死,但一步步击破着我的心理防线,终至坍塌。
针清,YYDT(永远的痛)
从2016年开始,我去到三甲医院开始治疗,除了日常的吃药,我还做过光子嫩肤、红蓝光以及无数次的针清。
说起针清,我可真是太有话说了。
如果你问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东西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是痘痘! ”
祛痘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事情,你不但会遭受物质上的疼痛,精神上的失落,还有肉体上不能承受之痛,而这个不能承受之痛,就是针清!
按我做针清的“资深经历”,怕是连容嬷嬷的针扎,对我而言也只是“洒洒水啦”~
针清顾名思义,就是用针,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把你脸上脓包性粉刺给挑开,挤出脓水。
讲到这个过程,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在当前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下,居然还有这么非人性的操作!这是高估了咱们的承痛力吗?就不能在针上安个麻药吗?
每次做针清,我都会听到整个房间此起彼伏鬼哭狼嚎的叫痛声,而我,躺在床上,不发一言,当针从我脸上扎下去的时候,我的眼泪不受控制的流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针清痛得深沉”。
下面是刚扎完针清的现场图,慎点!!!慎看!!!
遇见杨教授,陈年老痘都有救
在杨教授的治疗中,因为考虑到我口服米诺环素副作用大,杨教授让我改用多西环素,后又加了螺内酯片。
在此期间,我也从教授的科普中了解到更多科学治痘方法。
比如说,看到公众号上关于长痘与牛奶的科普,我才想起来,我从小到大,一天一瓶牛奶喝到大。于是,在治疗期间,我不再喝牛奶,改为喝酸奶、豆浆。
奇迹的是,我果真没再像前几年全脸大规模爆痘,现在都只是偶尔压力大,或者月经前长一两颗,而这样的痘痘,只需要日常涂涂外用药,过几天就能消下去。
(痘痘和痘印渐渐变少)
再不济,化化妆也是可以遮遮!(长痘期间还是尽量少化妆)
此外,保证正常的休息时间,相对无压力的生活,已经让我痘痘好了不少,我也可以偶尔去吃个火锅,喝几杯奶茶(真滴不要太爽)。
但值得注意的是,痘痘是无法根除的,我也不知道下一次是否又会出现全脸性爆痘。毕竟我已经从之前的脓包型痘痘转为结节性痘痘,登上痘痘链的top端,随时可能发展为“痘中顶流”。
行至文末,想给痘友们一些建议:
1、痘痘是皮肤病,要去规范的医院治疗,越早治疗越好。最好不要去美容院。
2、不要过于忌惮某一味道或者食物。因为我戒了几年的辣,痘痘依然长,在戒辣的过程中,又加重了对咸的需求,重油重咸都不行。
3、不要随意加减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不要依赖护肤品治痘(效果太弱,耽误病情),尤其是当有湿疹、皮炎、过敏等病史时。
5、不要挤痘!不要挤痘!不要挤痘!
6、治疗痘痘不要放弃,不要崩,想想我,抗痘14年之时,就是我成功之日!
最后,想向杨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无论是看病门诊还是做医学科普,都做得十分深入人心!
每当我皮肤出现问题时,想到、见到杨教授这样的皮肤科医生,我都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
为此,我甘愿把我这个“春天易烂,夏天易爆,秋天易患,冬天易碎”多灾多难的皮肤,拿到皮肤科炼(研)毒(究)。
如果有需要,请召唤我!我的脸随时为各位皮肤科大佬准备着!
杨教授点评
90%的青春期人群会发生寻常痤疮(痘痘),但并不是只有青少年才会长痘。
虽然痘痘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但50%的20多岁女性、25%的30多岁女性,乃至超过10%的40多岁女性,5%的50岁女性,都逃不过要长痘的“宿命”。
对于寻常痤疮,应该积极对待,而不是消极等待自愈。
治疗痘痘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避免留下增生性瘢痕和凹陷性瘢痕(痘坑),一旦留下瘢痕,便是永久性的,即使通过医美等治疗可改善,也不可能完美如初。
而对付瘢痕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治疗痘痘,避免瘢痕形成。
痘痘的发病与皮脂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有关,所有的治疗都是针对这些环节开展的。给大家科普以下几种皮肤科常见的战痘药物:
战痘药物科普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07月02日
本文已对稿件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删改
相关文字、图片已经作者同意授权使用
作者所述仅代表其个人看法意见
本文旨在为读者分享和科普,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封面设计:森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