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聚焦| 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研学产投”智慧医疗生态圈
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6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上,健康界、健康县域传媒与阿斯利康中国等共同搭建“县域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生态圈论坛”,该论坛共分为县域学科能力建设和县域健康闭环管理两个主题,来自政、产、学、研、医的8位嘉宾从政策、创新和合作多个视角展现了“县域医疗生态圈”的现实困难与发展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副秘书长曹健主持了主题分享部分,健康县域传媒总编辑汪言安主持嘉宾讨论环节。
会议主席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必生说:
“作为医院管理者,我们不仅要注重专科能力和人才培养,我们一样需要来自于更多的服务行业、服务领域好的服务模式、好的服务合作伙伴。”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庆斌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基金会始终动员全社会与爱心企业共同关心基层农村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帮助基层医疗、基层医院提高人员服务能力建设。
超声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县域
他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慢性肾病的临床解决方案和高血脂(颈动脉斑块)筛查的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超声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相对于放射技术百年的历史而言,超声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成长中的医学影像学学科。近年来,超声不仅仅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比较优秀的图像质量,同时也有很多新技术可以为大家做出更好的服务。
建设规范化诊疗体系,动员全员参与
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四大慢病之一,低知晓率、低诊断率和低有效管理率,一方面加强健康宣教,做好慢病的“防、诊、控、治、康”五字方针。另一方面医院要通过设备、人才和项目的引进,慢病发展的同时,也促使这个学科向细、向专发展,就是亚专科的发展。
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科建设,冯石军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建设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适宜各级医疗机构规划技术体系,编写不同级别机构的诊治指南,建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防控和双向转诊的标准体系。二是营造全员动员、全面参与的氛围,才是慢病管理以后的发展方向。
前列腺癌一体化管理建设
2018年4月28日由浏阳市人民院牵头组织浏阳市肿瘤专科联盟成立,依托肿瘤专科联盟,张志国做了下一步规划:
1.规划做好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继续推广健康体检筛查模式,其他医院以及进入社区进行公卫体检及筛查。
2.前列腺癌PSA筛查乡镇考虑依托医联体以及卫生院的公卫体检进行筛查。
3.建设市域以及乡镇医院的两级医联体,加强联动,落实分级诊疗,理顺双向转诊,争取对区域内的肿瘤患者实施全程管理。
4.推进科室共建模式,共同发展。定期查房,坐诊,会诊,讲课,手术。
“3+2+1”模式,为基层赋能
圆桌讨论1:
借力外部合作,提速县域学科发展
祥生临床市场部总监戚秀兰:与三甲医院相比,超声技术在县域医院的普及和深入还是远远不够的。一是缺乏专业的设备;二是正规的培训。以PICC为例,现在县域很多医院做PICC,更多的是依赖于护士的经验去盲穿。在穿刺的过程当中,风险是非常高的。如果用超声去做引导,就可以非常好的去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阿斯利康中国及县医学部副总监肖志强:强县域不仅包括新技术,同时也包括了全病程管理和县域人才的发展。下一步,阿斯利康将会推出健康中国县域医学梦想基金项目,不仅有临床医学的人才,同时也包括医院管理的一些人才,我们借助社会多方的力量,共同推动县域人才的发展。
名医主刀创始人兼CEO苏舒:近期,我们计划把以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的“3+2+1”模式落户在河南某县域医院。这样县医院迅速围绕肺癌这个疾病,补足术前、术中、术后的短板,医院、患者双方受益,肿瘤学科建设也能得到相应的建设发展。
浏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志国:泌尿肿瘤专科的发展,还是要走慢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初筛、穿刺以及部分外转患者手术后的放化疗,都可以在县域医院完成,对患者而言,费用少,也会更方便。
积极推进 MMC“1+X”建设
他以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为例,介绍MMC(1+X) 模式。苏晓清通过区域医联体建设,召集萍乡地区县级、乡镇、社区医院的负责人,推进MMC“1+X”模式的建设。基于糖尿病分级诊疗前期在县、乡镇、社区、医院的培训及合作,萍乡地区下级医院积极响应。通过标准化管理和物联网,实现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干预和治疗,真正做到“常见疾病标准化”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院内院外慢病管理模式 。
早诊早筛朝着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下一步,滦州市人民医院将全面推进大病、慢病早筛项目落实,真正落实肿瘤等大病以及慢阻肺等慢病的早筛工作,与此同时,持续做好上引下联、义诊宣传、健康体检等工作,逐渐引导广大群众提升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意识。
发挥远程云心电优势,
坚持医疗建设一盘棋
据了解,目前集贤县医共体总医院内完成动态心电、动态血压以及“蓬阳云心电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医共体总院医院+基层分院的网络化远程协同方案,减少患者流动与聚集,可以快速、精准、智能、高效地协助医生完成心电、血压检查的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工作。一方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率,另一方面也缓解医院接诊压力,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
圆桌讨论2:
县域早筛的必要性,
闭环管理现存困难与解决方案
滦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焦会忠:早筛、早诊推进过程中在资金和整合社会力量方面应该多渠道、多形式。比如前期我们与阿斯利康联合做两癌筛查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到早诊、早筛的这项工作中很有必要。
集贤县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李庆文:紧密型医共体的推进必须是县委、县政府来推动,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同时,医共体总医院和县卫生健康部门的关系、医共体内部总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关系,也会存在一个互相排斥的过程,真正做到一家人需要时间也需要手段。
阿斯利康中国及县中央市场部副总监何树真:慢病管理看似核心在院内,其实关键在院外,院前的预防和院后的管理尤为重要。在院内,阿斯利康一直在支持学科建设,比如说胸痛中心、MMC的建设,院前预防方面,通过移动筛查的方式,把早诊早筛送到乡村老百姓家门口。下一步,在院后管理环节,阿斯利康会越来越关注零售药店患者的管理和乡村医生培训等。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捷敏:一个好的肿瘤早测产品,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临床证据,证明其检测能力是超越现有常规的、传统的检测手段,否则容易存在过度检测、过度检查的问题。同时,做肿瘤早测要覆盖到广大的人群,技术操作上一定要非常简单、经济。
开金融通投资控股大健康投资总监谭兆辛:长期以来,县一级政府和县域医疗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在一个公共服务上面,这样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时期,重新定位很重要。
赣南医学院一附院院长顾问苏晓清:国家战略层面在“十四五”期间会重点建设县级医院,真正实现90%的病人不出县的目标,要留得住且服务好,学科能力和人才培养必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病管理,这应该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
全国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总干事杜鹏磊:做好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检验中心互联互通,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这些是“十四五”时期县域医院高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高质量发展的闭环一定是基于和谐的生态发展。
责任编辑(实习):孟晴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