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封锁,地广人稀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缺食无衣、捉襟见肘的困难局面。
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封锁,地广人稀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缺食无衣、捉襟见肘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多种手段来发展经济,不仅克服了困难,还从困难走向了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带头节约,杜绝浪费,为全社会形成节约和杜绝浪费的风气,起到了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193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毛泽东的警卫班战士郭永祥在毛泽东住所门前执勤站岗。毛泽东在窑洞里思考问题,不停地来回踱步。毛泽东将煤油灯燃着的灯芯压得很小,一闪一闪地发出一点微小的光亮。由于灯光太暗,毛泽东思考问题过于专注,有时会碰到椅子或者其他器物。郭永祥在门外看到了,就悄悄走进屋内,把灯芯挑长,顿时油灯火苗蹿了上来,屋内亮堂堂的。郭永祥转身要走,被毛泽东叫住了。毛泽东和蔼地问:“多大了?识字不?”郭永祥答:“20岁,识的不多,200多。”毛泽东说:“要加紧学习,将来国家建设需要你们的才智。”毛泽东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写下“节约”二字。问郭永祥:“认识这两个字吗?给我说一下这两个字的意思?”郭永祥得意地说:“节约就是能节省就节省,不浪费。”毛泽东对郭永祥点点头道:“你学习得不错,对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我们学习要同实际结合起来,同工作结合起来,同党的事业结合起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你能结合咱们的现状,谈谈对节约一词的认识吗?”郭永祥愣住了。毛泽东说:“比如节约一词,我们党一再号召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可有些同志就是理解不了,还存在浪费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啊。就拿这煤油灯来说吧,特别需要节约。”
毛泽东认真地说:“目前咱们陕甘宁边区很困难,就拿这煤油灯里点的煤油来说,要到国统区出高价购买,通过人工穿过封锁线运到延安来,这要付出多少资金、人力呀。不顺利的话,还会有人牺牲,我们党付出的就更多了。少用一点灯油,就是节省人力物力资金。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节约,避免浪费,把有限的资源集聚起来,用在抗日事业上,抗日事业就有了雄厚的人力物力资金基础,我们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就会早日完成。再说这煤油灯,读书写字的时候拨亮一点,思考问题的时候拨暗一点,就是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节约的一种方式。”郭永祥赶快给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毛主席,您用这盏油灯拨亮了我的心灯。”毛泽东看着郭永祥满意地点点头,郭永祥赶忙过去把煤油灯拨暗,悄悄走出了窑洞。
作为一名90后党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使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以史鉴今,砥砺前行,传承党的历史精神,坚守党的历史使命,向毛泽东这样的革命先辈学习,让党得以永葆青春活力。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可能有人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战争年代提出的口号,现在已经过时了,回顾历史,审视现实,我们应更加清醒,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我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虽然日常工作会比较繁忙,尤其在这个疫情防控时期,更应发扬我党先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认真坚守,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关键时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党和人民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稿件来源 | 外科五支部 通讯员 刘锐
微信编辑 | 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