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常被误了的是这3种情况

2021
07/02

+
分享
评论
肾为先
A-
A+

目前,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经超过11%,可是其知晓率仅为12.5%,而知道自己患有肾病的患者的就诊率仅为50%,在这就诊的肾病患者中又仅有三分之一接受了规范治疗。因此,肾病患者疗效差与容易进展为尿毒症及生活质量下降都与此有关,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不仅是个人与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慢性肾脏病,从发现异常,到检查、诊断与治疗,以及之后的定期复查与自我管理,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可以说是一“系统工程”。毫无疑问,最好的结局是治愈或完全缓解,不好的结局则为多种多样,如合并多种并发症、药物带来严重副作用、明显影响生活质量、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死于感染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等等。若能尽早发现、明确疾病的诊断,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则患者的预后多数是非常好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绝大多数肾病患者都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明确诊断与规范治疗是保证疗效最重要的环节。就算人们早就发现自己身体上出现的异常,若诊断有误或治疗不对或并未治疗,肾病患者的结局都不可能好。
     我们发现,肾病常被误了的是如下这三种情况。
一为误诊
     不要以为,肾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明确诊断下来,被误诊了的肾病实在太多太多了。多数慢性肾脏病并不出现异常表现,患者就不会主动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所以也就很难发现。因此就会有不少患者在罹患其它疾病或因有肾外表现做进一步检查时,被诊断为非肾科疾病。比如,肾炎合并有高血压者仅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衰竭出现胃肠道表现仅诊断为慢性胃肠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肾性贫血仅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狼疮性肾炎被诊断为血液病或关节炎、多年的糖尿病已经并发了糖尿病肾病却仍未诊断糖尿病肾病等等。诊断都是错误的,更谈不上治疗了,预后一定也好不到哪去。
二为误治
     不要以为,肾病患者诊断明确了,治疗一定都是规范的。我们发现,被误治的肾病并不少见,有的是患者的原因,有的则是医生的原因。患者自己的原因,比如经治医生已经制定好的治疗方案,可由于担心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能带来比较大的副作用,患者只选择副作用小或认为没有副作用的药物(如中成药与中药),等到发现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后再去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经治医生的原因,比如非肾病专科医生,由于没有肾病的治疗经验,却也在给肾病患者用药治疗,虽然也在治,但是并不能做到规范用药,等到再看专科医生时,发现已耽误了治疗时机。因此,误治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不去诊治
     前面两种情况,知道了误诊与误治,之后毕竟也明确了诊断与规范了治疗。虽然迟了些,但还是治疗了。虽然疗效差了些,但仍然会有一些效果的。然而,有些肾病患者选择不去治疗,其主要原因为平时没有什么异常感觉,觉得治不治疗都是一样的。治疗了的情况下也看不到明显疗效(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是在1.5克左右徘徊),不治疗的情况下一时间也看不到有什么不好(如血肌酐处于100-120μmol/L之间,好象也就这样)。所以患者就给自己的病情下了结论:我的肾病可以不用治疗,自此以后,不仅不去治疗,也不去检查了。可等到哪一天出现明显不舒服时,再一检查发现自己的病情或许已经非常严重了。因此,不去诊治,其后果往往也是非常严重的。
     如上三种情况,在笔者经治的肾病患者中是非常多见的。目前,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经超过11%,可是其知晓率仅为12.5%,而知道自己患有肾病的患者的就诊率仅为50%,在这就诊的肾病患者中又仅有三分之一接受了规范治疗。因此,肾病患者疗效差与容易进展为尿毒症及生活质量下降都与此有关,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不仅是个人与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患者自己、家人、医生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以早发现,并减少误诊与误治及不去诊治等情况发生,为的是减少尿毒症机率、提高生活质量,让肾病朋友尽早回归社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肾病,慢性,治疗,诊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