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AF征可以作为预测成功再通的指标,也可能提示患者可能有良好侧支和较高术中再闭塞风险。
导语
本文在涉及 1,683 名患者的 22 项研究中确定了 12 种 IPAS,并根据其临床意义分为 3 个亚组(表1)。
表1 IPAS临床亚组
血管闭塞征象
1. 截断征(Cutoff Sign)
2. 爪征(Claw Sign)
3. 新月征(Meniscus Sign)
4. 轨道征(Tram-track Sign)
5. 锥形征(Tapered Sign)
图3 血管闭塞征象的示意图和血管造影示例。图B.a截断征;图B.b爪征;图B.c新月征;图B.d轨道征;图B.e锥形征。
取栓装置接触血栓的影响标志
1.抽吸导管达栓征(Aspiration Catheter Reached the Thrombus Sign)
抽吸导管达栓征(ART)定义为真空导管中的造影剂停止流动,同时在设备撤出之前,抽吸导管尖端的支架变形(图 4)。导管中的造影剂停止流动可能表明抽吸导管的尖端与凝块接触,支架变形可能反映支架和凝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支架变形可以是同心、偏心压缩和无压缩。研究表明,有ART征象的患者更有可能发生首次再通和完全再灌注。
图4 抽吸导管达栓征的示意图
2.导管-血栓成角征(Catheter-Clot Interaction Angle Sign)
3.支架-血栓交互征(Stent-Clot Interaction Sign)
图5 支架-血栓交互征的示意图
局部血液循环征象
1.静脉早显(Early Venous Filling Sign)
图6 静脉早显和基底节毛刷征的示意图和血管造影示例。图A.a,静脉早显I型;图A.b,静脉早显II型;图A.c,基底节毛刷征。图A.d,静脉早显联合基底节毛刷征。图B,静脉早显图解。图C,基底节毛刷征图解。
2.基底节毛刷征(Basal Ganglia Blush Sign)
3.外侧豆纹动脉征(Lateral Lenticulostriate Artery Sign)
4.闭塞远端缓流征(Slow Distal Antegrade Flow Sign)
闭塞远端缓流征(SDAF)定义为闭塞远端可见顺行的缓慢血流(图7)。闭塞的近端和远端边缘都可见,所以它不仅可以反映血栓的形态特征,还反映了闭塞周围区域的循环。缓慢的顺行血流通常被认为是缺血区域血流不良的表现,然而,一项研究发现,与没有SDAF征患者相比,成功再通比例更高(95% 比54%,p=0.0055)。SDAF征可能是由血栓内的微通道引起的,这些微通道可能使血栓更适于溶栓治疗。SDAF的另一个特征是闭塞远端血管的延迟显影,可能由于以下机制:1)大动脉管腔高度狭窄限制了顺行血流。2)顺行血流因逆行侧支血管发生碰撞而减慢。3)顺行血流受到闭塞远端微循环障碍的限制。因此,SDAF征可以作为预测成功再通的指标,也可能提示患者可能有良好侧支和较高术中再闭塞风险。
图7 闭塞远端缓流征图解及示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