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癫痫发作, 一定要做到合理用药, 避免骤增、骤减药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用药期间, 患者若发现问题,及时跟医生反馈。
药是治病的,
但有时也能吃出病来?
答案是肯定的!
30岁男子,因感冒流涕去医院就诊,诊断为鼻窦炎,医生给开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57mg/次,口服;氯链合剂0.1ml/次,滴鼻。
用药第3天,突然癫痫发作,表现为全身抽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每次发作持续约1分钟左右,每天出现4-5次,最多时一天7次,最长持续时间约1分60秒。
用药第9天,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而氯链合剂继续使用,停药次日,癫痫症状消失,再未发作。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系统反应,偶发过敏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该男子出现癫痫症状,可能与青霉素结构有关。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其β-内酰胺类通过结合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性递质GABA而产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从而诱发患者的癫痫症状。
在临床中,因为患者用药不当所导致的癫痫样发作时有发生。有的是由原无癫痫样发作而由于用药引发;有的是药物增加原有癫痫的发作频率;有的是药物在治疗时产生新的发作类型,我们把由这类药物引起的癫痫统称为药源性癫痫(药物相关性癫痫)。
药源性癫痫属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初步认为其可能使脑内兴奋性递质过多或抑制性递质过少,导致兴奋与抑制失衡,过量或中毒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的药物均可引起癫痫发作。
据统计,每年有约40万新发癫痫患者,而药源性癫痫是通常容易被忽略的,医患除了对治疗癫痫的药物充分了解外,更需要关注药源性癫痫的风险,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哪些药物可能导致药源性癫痫?
1、抗菌药物
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3、中草药和中成药
4、其他药物
如何防治药源性癫痫发作?
对于药源性癫痫,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为了避免药源性癫痫的发生,在临床中我们应注意的几点:
1、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分析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药源性癫痫风险;
2、发现药源性癫痫风险药物,指导患者逐步停用风险药物;
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抗菌药物,特点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引起癫痫的病例占有比重较大,使用此类药物时应谨慎;
4、长期使用精神药物、抗癫痫药的患者不可突然停药,停药的原则是逐渐减至最小有效维持量。
5、对于严重颅脑外伤史、脑器质性疾病、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应慎用易诱发癫痫的药物;
6、对于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或者既往存在多种药物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患者,慎重给药,特别是对于青霉素具有迟发性过敏的患者。
7、对于肾功能损伤或者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注意由于药物消除途径异常引起的血药浓度升高,导致癫痫发作,在剂量上应适当减量;
8、麻醉药物诱发的癫痫样症状发作主要见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的儿童,常见的诱发药物为氯胺酮。
对于一旦确诊为药物诱发的癫痫样发作,一般的处理准则是:及时停止输入可能诱发癫痫样发作的药物,若患者癫痫样发作在停药后仍持续出现,行常规抗癫痫治疗。
总之,为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癫痫发作, 一定要做到合理用药, 避免骤增、骤减药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用药期间, 患者若发现问题,及时跟医生反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