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读博遇到的“有个性”同门们:或冷峻高傲,或朴实无华,或天赋异禀

2021-06-30   硬核看板

你读博的同学是什么样的呢?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但是很多读博的童鞋们都有切身的感受,很多时候导师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在课题评审答辩处”,也就是说在很多攻博期间实验和课题的关键环节和阶段,导师有时候是指望不上的。


他们或是在学术交流的路上,或是在课题评审的途中,或是焦头烂额于行政管理,这时候能够真正能给予你最贴心帮助和指导的,往往就是同门中“无所不能”的高年级师兄师姐!

1

师兄师姐们的特征分析

欲求师兄师姐们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就必须要了解实验室师兄师姐们的基本类型,因人施策。鄙人在实验室浸泡多年观察发现,研究型大学的 “师兄师姐们”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冷峻高傲型:

有才者未必自傲,但自傲者如果不是心理有问题,一般都很有才。鄙人实验室就有一位大师姐,是平日里惜言如金、眼高于顶的性格,上敢顶撞老板,下可鄙视同门。但同时,实验能力也是独树一帜,很多同门都做不出的实验,大师姐专研一阵,常常能有突破,甚至独辟蹊径,常常能为实验室建立一套全新的实验体系。当然,这也是老板虽心有不快,但也必须对师姐十分宽容的根本原因。


2. 朴实无华型:

多数的实验室师兄师姐都是这一类型,平时低调不奢华,做事认真勤奋。这些师兄师姐多数是组会上的沉默者,活动中的无闻绿叶,但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师兄师姐们,往往可能在其专长领域,是一位 “大家”。比如,鄙人实验室还有一位小师姐,平日里极为温柔,身材娇小,看似弱不禁风, 但却是在饲养小鼠和大鼠方面的高手,什么注射、灌胃、断颈、解剖,样样精通,小小的手掌确有大大的力量,一些体型硕大的大鼠也不在话下。



3. 天赋异禀型:

很多人都觉得理工科的实验室里充满了像“谢耳朵”一样的天才型选手。但是,这一类型的师兄师姐绝对是人中龙凤,少之又少。天才的逻辑, 我辈凡夫俗子们常常难以理解和跟上,就像乔丹不能理解为什么被“双人包夹”就难以得分一样,很多天才型的师兄师姐是不能理解你为什么看了一遍文献,就不能马上记住;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他们设计的实验思路,你不停的记笔记而且还要回去推理;不能理解你为什么在动手实验之前,不能考虑到所有的细节和问题。



4. “油嘴滑舌”型:

这一类型的师兄师姐在实验室中也不在少数,他们常常是实验室里的“开心果”,以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润滑剂”。他们也许智商不高,但是情商一流;他们也许实验功力一般,但是资源信息广泛。这类师兄师姐是实验室营造和谐工作氛围、打开科研合作渠道、获取额外科研物资的“必备人选”。比如,鄙人实验室的Z师兄,就是沟通老板与实验室众师弟之间的一座桥梁,师弟师妹们有许多不敢、不想、不会直接与老板沟通的想法,常常找机会通过Z师兄去转达,往往Z师兄去老板那儿喝一顿,很多实验室里的不愉快就烟消云散了。所以,这类师兄师姐常常获得导师的青睐,毕业顺利。


2

争取师兄师姐的“实验技巧”

既然师兄师姐们的性格类型多样,能够争取赢得师兄师姐额外关爱的方法也自然就千差万别了。

1. 殷勤服务:

和大多数的人际关系一样,想要建立融洽的师兄弟(或师兄妹)关系,积极主动还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给师兄或师姐带份早餐;在实验期间主动让师兄/师姐先去吃饭,自己主动顶班;积极帮师兄师姐的组会整理资料;做完实验勤快的帮助收拾实验仪器和试剂;给正在忙于实验的师兄师姐取个快递,等等。勤能补拙,没有哪一位师兄师姐不喜欢手脚勤快,做事踏实的师弟师妹的。



2.“战略选择”:

再多的努力有时候比不上一个好的选择,其实分组的时候,跟对人是十分关键的。一般在课题方向上,导师会征求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对带师弟师妹的意见建议,如果能够在导师决定之前,和师兄师姐达成某种“默契”就最好了。对于刚进入实验室,还未分组的童鞋们,应该尽快了解实验室各个小组的研究方向,以及各位师兄师姐的能力水平,是进行 “战略选择”的基础,特别是要通过文献调研,掌握各个课题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如果能够对课题的成果有合理的预期,对于选好跟组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改组课题的发展历史,分析课题是处于该领域的起步期还是飞跃期,或者衰落期,起步期的课题困难大一些,实验技术体系不完备,但一旦做成可能够吃几年的,而飞跃期的课题可能更求短平快,因为课题竞争激烈,做慢了会被抢发;衰落期的课题,一般实验体系成熟,成果水平可预期,但是可能面临做完了就没有下一项了。


3. 志同道合型:

拉近和师兄师姐的关系,除了学术上的努力之外,在业余生活之中也是又诸多的办法和渠道的,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比如,和师兄一道喜欢某位球星,一起打球和看球;电脑游戏组队常和师兄师姐在一起;空闲时能够大方地陪师兄们喝一杯;和师姐同追一部动漫,同喜欢一位爱豆,等等,都是拉近和师兄师姐关系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强度脑力和体力劳动的 “科研汪”们,有一项爱好十分重要和关键,“会玩儿”和会学一样重要!

在我认识的同学当中,许多科研的 “大神”都是有一项或多项的爱好的,只有平衡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有更好的实验和研究效率。许多“小镇做题家”们进入研究生阶段,依然采用刷题的套路来做科研,往往结果不佳、不得章法,就是因为所谓的 “科研社交”不够。有时候与一个专业上有建树的师兄师姐在咖啡厅坐上一个小时,天马行空的漫谈一小时,比在寝室苦读十篇文献,可能对科研的帮助更大。因为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从书本上或文献中 “继承”的很少,思维的火花常常是在碰撞和争论中产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老板不辞辛苦满世界飞来飞去开会的原因。


4. 依靠外力型

最后,如果偏偏就是四体不勤,兴趣寡淡,还存在选择困难的童鞋们,那么就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外力来拉近与师兄师姐的关系啦。比如,依靠父母或亲属,找到本专业本领域的师兄和师姐对自己的科研进行帮助和辅导;再不济,也可以空闲时间多上上知乎、丁香园等专业社区,或者看看各类科研公众号,积累一些基本的经验。其实,大多数的时刻,实验室同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简单的,除了涉及文章的署名和课题的资助之外,同门之间一般没有什么利益瓜葛,更多是共同语言和共同的毕业压力,因此,最简单的几瓶啤酒,一顿烤串,一场KTV,就可以拉近和同门之间的关系,必要的社交投入还是需要鼓励和支持的。


3

从师兄师姐处能得到哪些帮助?

既要会培养与师兄师姐的感情关系,更要会在关键时刻用好师兄师姐的智力资源。那么,一般在科研过程中主要向师兄师姐们“索取”那些重要支持呢?

所以,如何处理好与师兄师姐的关系,以及更好地争取师兄师姐的帮助,其实是事关能否打开课题众妙之门、实现研究柳暗花明的关键一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天赋异禀,朴实无华,读博,个性,科研,导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