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人事部门,这个规定必须晓得

2021
06/30

+
分享
评论
邓明攀律师
A-
A+

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医疗机构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其应如何理解和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入职查询条款规定的法定义务,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明确将检察机关实施的入职查询制度吸收,以第62条和第126条义务责任条款呈现,形成法律的刚性规定。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医疗机构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其应如何理解和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入职查询条款规定的法定义务,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实务工作,提出如下个人观点。

一、入职查询条款解读

    1、入职查询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从该条规定可知:1)医疗机构属于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未成年人患者属于医疗机构接诊患者群体的一部分,特别是儿科、急诊、外科等;(2)入职查询对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人员;(3)查询内容:对所聘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4)查询时间:入职前查询和入职后每年定期查询,说明查询义务并非一次性履行完毕,其贯穿劳动或人事关系存续期间;(5)结果处理:入职时发现存在法律规定的违法犯罪记录,不予录用,而入职后发现的,则应及时解聘,不区分编内或编外工作人员。

2、入职查询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6条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违反本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未履行查询义务,或者招用、继续聘用具有相关违法犯罪记录人员的,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从该法条可知:(1)医疗机构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未履行查询义务或招用、继续聘用具有相关违法犯罪记录人员两类情形;(2)行政监管机构包括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管理等行政部门;(3)法律责任:根据不同情节给与不同处理,包括警告、责令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并可处50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可能处罚到人,即对直接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分管人事的院长、副院长或人事科科长或副科长)给予行政处分。

二、入职查询适用建议

(一)建立入职查询专项管理制度,完善入职查询流程。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要求,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建立入职查验专项管理制度,与院内招聘入职、履职管理和解聘制度相匹配,明确岗位职责,特别是履行该项义务的招聘部门和人员,明确未履行查询义务的后果。同时,完善入职和履职期间的查询流程,做好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人社部门以及卫生健康部门的信息对接工作和报告工作。此外,还需明确查询节点,入职查询应在正式拟聘前完成,而履职期间的查询应每年定期进行,可结合院内实际确定具体查询时间,并妥善保管查询信息和记录,以便不予招用和解聘时告知或日常监督检查时备查。

(二)组织专项培训,增强法律意识。

首先,组织全院工作人员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医疗机构及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等重点条款,还包括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出台的 配套规范性文件。将违法犯罪记录涉及的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情形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配套规范涉及的相关内容,从而了解违法犯罪行为认定标准及其法律后果,以确保患者就诊安全和避免或降低用工风险。

其次,将院内入职查询专项制度纳入培训范畴,履行公示和告知义务,并妥善留存培训或学习课件、记录、照片和签到表和制度签收表。

(三)履行查询义务注意事项

     1、梳理临床高危科室,如儿科、妇科、急诊、产科、外科等,依法履行入职和履职期间的查询义务,妥善留存相关查询记录。

     2、加强院内监督和社会监督。除了向行政部门查询相关科室或人员的违法犯罪记录外,还可通过院内检举和患者投诉路径,以强化查询义务实施的成效。通过院内自查或社会监督发现的违法犯罪情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以便指导和备案。

     3、积极配合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和法治宣传。

(作者:刘春林   邓明攀  四川闰则律师事务所律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未成年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保护法,医疗,义务,犯罪,法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