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高血压患者有3个“致命”时刻,若不当回事,当心危及生命

2021
06/30

+
分享
评论
健康周谈
A-
A+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调理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起床过猛、用力大便等问题出现,如此才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突发的几率。

  想必大家应该都对“高血压”不陌生,这是我国最为高发的慢性病之一!

  所谓血压,指的就是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时,血管壁上所感受到的侧压力。血管之所以会有血压,是因为它就是推动血液循环和流通的动力。

  而受到遗传基因、后天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就会导致血压出现异常波动,当血压有所升高,收缩压高于13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时,就符合了临床诊断高血压的标准。

  

  高血压看似仅仅只是血压发生了变化,可它却会长期、持续性、隐匿的对身体造成伤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动脉粥样硬化、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等密切相关。

  长期患有高血压、病情一直都未能得到控制、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后期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相当之大!

  

  所以,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无论是哪一类型、哪一年龄段,患者都需要服用降血压的药物,甚至是需要长期终身用药。

  不但如此,患者在生活中还需时刻小心和谨慎,特别是已经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要警惕三大危险时刻:

  1、起床时

  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并不是完全稳定的,它会经历多个高峰、低谷期。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时,由于活动停止、各器官进入调整和休息期,所以夜间的血压相对较低。

  

  但是,在起床开始活动之后,血压就会逐渐升高并出现波动,且受到了睡眠中水分流失的影响,血液变得粘稠。

  特别是晨起后的6-10点,患者会迎来第一个血压高峰期,如果患者起床过猛、起床后就进行剧烈的运动,就会让血压进一步升高、大脑陷入缺血氧状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甚至是会出现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导致心梗或脑卒中的突发;

  

  2、饱餐过后

  人之所以会在吃饭后产生困意,是因为血液分配出现了变化。为了能让食物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饭后血液会大量流入肠道和胃,大脑供血量因此减少、心脏也会增加血液输出和氧气消耗,心脏负荷量迅速增加。

  如果高血压患者一次性吃下大量食物、饭后立刻进行剧烈活动,就容易导致血压波动、造成心脑血管病突发。因此,在临床看来无论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都不适合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七分饱才是最佳状态;

  

  3、用力大便

  想必大家都曾看过用力大便突然猝死的新闻,这并不是排便导致了患者死亡。而是高血压患者在用力排便的过程中,腹腔内的压力会迅速升高,同时外周血管阻力也会有所变化,血压因此逐渐升高。

  憋气用力排便,肌肉和血管同时痉挛收缩,大量血液瞬间涌入颅内血管,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来说,突发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因此,对于已经患高血压的人群来说,应当按照医生建议定时测量血压、有很好的药物依从性。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调理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起床过猛、用力大便等问题出现,如此才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突发的几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高血压,血管病,食物,波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