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临床实践中脑卒中患者的吞咽管理的成效差强人意,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关注该领域的最新证据,加强沟通交流,强化相关护士培训,加速证据在临床的转化,尽可能选择信效度高的、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的筛查工具,并且针对检查结果进行可靠的干预措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约20%~4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困难,且以口咽吞咽困难为多见,亦称为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2-3]。脑卒中患者由于吞咽障碍,进食时极易发生呛咳和误吸,严重者甚至导致窒息的发生[4]。在发病急性期,持续性的吞咽障碍还会导致患者短期内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和吸入性肺炎,甚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死亡率[5]。研究表明吞咽困难是急性卒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标志[6],其产生的影响可持续至发病后多年。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脑卒中吞咽障碍筛查率已达80.0%~90.0%。德国国家卒中登记(GermanStroke Egister Study Group)项目对全国627家医院26000例脑卒中病人的调查显示,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筛查率达86.2%[14]。一项澳大利亚的调查数据显示,83.0%的急性脑卒中病人可以在入院24h内得到专业的吞咽功能评估[15]。
三、筛查工具的选择
综上所述,
(安徽省立医院 吴玲玉)
参考文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