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7】在一线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中比较tebentafusp(TEBE)和研究者选择(IC)的3期随机试验中,Tebentafusp(TEBE)诱导的皮疹总存活率的共同主要终点。
First Author: Jessica Cecile Hasse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Tumor Diseases
(NCT), Heidelberg University Hospital, Heidelberg, Germany
背景:TEBE是一种双特异性药物,由亲和力增强的T细胞受体与抗CD3效应器融合而成,可以将T细胞重定向到靶向gp100+细胞。在临床3期研究中,一线(1L)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随机试验[NCT03070392]中,TEBE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显著提高了总体存活率(OS)对比研究人员选择的治疗方案(IC)。在以前的试验中,Tebe相关的皮肤不良事件(AEs)被认为是针对表达gp100的黑素细胞的靶点上的、非肿瘤的活性,与OS的改善有关。在临床3期研究中,这种关联性作为共同主要终点进行了前瞻性测试。
方法:将378例HLA-A*患者按2:1随机分为TEBE组(n=252)和IC组(n=126)。共同的主要终点是:1)所有随机患者 (ITT)中的OS和2)Tebe-随机化患者中在1周内出现任何程度皮疹的患者OS对比所有接受IC的患者。皮疹定义为首选AE术语的复合体。黑素细胞相关的AEs(MRAEs)被定义为皮肤或头发中的色素改变AEs。整个研究的总体α被控制在0.05,其中90%被分配给ITT,10%被分配给皮疹。这一分析是在第一次中期分析(数据摘录自2020年11月)上进行的。
结果:245例TEBE患者中,典型的皮肤相关不良反应中,皮疹最常见(任意时间发生)201例(82%),瘙痒167例(68%),黑色素细胞相关不良反应 109例(45%),红斑69例(28%)。皮疹、红斑和瘙痒多发生在前4周,黑色素细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在中位数2.7月之后。皮疹出现在大多数患者,201/227(89%),这201位患者发生了任何一种皮肤相关的AEs。第1周出现皮疹146例(60%),第2周发生皮疹179例(73%),第3周出现皮疹195例(80%)。TEBE组第1周发生皮疹的患者OS期明显长于IC组,HR:0.35(95%CI0.23,0.53),P<0.0001。这部分病人估计1年OS率分别为83%对比58%。当对比皮疹发生3周的所有Tebe组患者时,75%的1年OS率在仍然高于IC组。50名(20%)到第3周未出现皮疹的Tebe患者的1年OS率为55%。
结论:在晚期一线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在ITT分析中,与IC相比,TEBE显著改善了OS。第一周的皮疹,推测是由于Tebe将T细胞重定向到gp100+皮肤黑素细胞,第一周皮疹的发生于OS获益相关。因此,皮疹可能是Tebe动员免疫系统靶向gp100+细胞的标志。绝大多数TEBE组患者会在某个时候出现皮疹,而没有皮疹的TEBE组患者仍然可能受益。临床试验信息:NCT03070392。研究赞助商:免疫核心。
参考文献:Jessica Cecile Hassel, et al. Co-primary endpoint of overall survival for tebentafusp (tebe)-induced rash in a phase 3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ebe versus investigator’s choice (IC) in first-line metastatic uveal melanoma..2021ASCO. abs 9527
编译: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