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2021
07/02

+
分享
评论
一五零干细胞
A-
A+

通过干细胞治疗,增强机体修复受损肝细胞以及肝组织的能力,并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分化出肝细胞的细胞形态与细胞功能。

肝硬化:一种表现为肝组织弥漫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出现的慢性进行性肝病,通常由于病毒性肝、酒精中毒、营养障碍等因素导致。

肝硬化作为一种组织结构紊乱而导致的肝功能障碍疾病,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在临床治疗中,应当积极探索更加优质的治疗方案,提升肝硬化的治疗效率。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

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机体免疫力、减轻炎性反应、帮助抗肝细胞凋亡、减轻肝组织损伤,促进内源性肝干细胞分化与肝细胞增殖。近年来,应用干细胞治疗肝炎导致的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讨论日益增加,有学者进行了相关临床观察。

临床案例:


目的:回顾性观察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的12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6.9±15.7)岁。给予观察组综合治疗联合静脉输注干细胞治疗,细胞输注量(0.5—1.0)×106个/kg,每月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

评估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B超、CT以及MRI检查、Child-Pugh评分等。

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


对照组两者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在12、24、96周,两组血清球蛋白(GLO)变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水平在24、48、9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 Child-pugh评分持续降低,对照组略有上升趋势,在96周时两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两组患者GLO水平对比

图2 两组患者ALP水平对比

②影像学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肝脏右叶最大斜径(89±5)mm与对照组移植前的(90±6)mm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移植后12周(112±5)mm,与对照组移植后的(92±4)mm存在明显差异(P<0.05)。

③Child-Pugh评分:

观察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3 两组患者Child-Pugh对比

结论:

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于改善患者Child-Pugh评分具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维持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且维持时间较长,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力情况良好,安全性较高。

总结:

通过干细胞治疗,增强机体修复受损肝细胞以及肝组织的能力,并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分化出肝细胞的细胞形态与细胞功能,进而参与到肝脏结构组织的重建修复当中,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其身体健康恢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干细胞,肝硬化,观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