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这种血型更易发生血栓!记住几点,简单又管用!

2021
06/27

+
分享
评论
医路向前巍子
A-
A+

留意!这种血型更易发生血栓!记住几点,简单又管用!

不管是脑血管还是心血管,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无论是人体哪根血管堵了,大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血栓。  
   

 

血栓堵在脑血管会导致脑梗

血栓堵在心血管会导致心梗
栓堵在肺部会导致肺 栓塞
……

 

 
 
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药师彭文星2018年在微信公众号“京城药师”刊文介绍,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会像塞子一样堵塞身体各部位的血管,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脏器受损,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突然死亡。  
   


这种血型更易发生血栓!


 
其实,血型与血栓的形成也有关联,有些血型可能更容易发生血栓。  
   
如果你是O型血:那么恭喜你,你是不容易得血栓的血型。  

 
循环杂志《Circulation》2016年刊登的一项关于欧洲人群的研究显示:非O型   血人群,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O型血的1.92倍,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是O型血的1.75倍。  
   
O型血与非O型血人群发生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动脉血栓风险虽然相差不大,但非O型血仍略高于O型血人群。  
   
如果你是AB型血:那发生血栓的风险可能是所有血型中最高的。  

 
研究显示,AB血型人群发生血栓的风险比O型血高4%。其中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比O型血增加20%。AB血型是血栓的一大重要风险因素,约占血栓病因的20%。  
   
A型血和B型血的人群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相似,但均高于O型血,这可能与这两种血型携带O等位基因有关。  
   
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药师彭文星在上述文中提示,如果你是危险血型的人群,一定更要注意自己血栓的风险,但也不必因为这种“先天因素”而总是忧心忡忡。  
   
因为,血栓的形成还有很多“后天因素”,这些“后天因素”有时候可能比“先天因素”更为重要,比如生活方式、合并症等因素。  
   


这5类人容易出现血栓!


 
除去血型因素,这几类人容易出现血栓,需引起重视:  
   
1. 久坐族  
   
北京石景山医院血管外科医师黄柳桓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久坐已被证明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关,尤其长时间乘坐飞机、动车的时候会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2~4倍。  
   
出差族在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时候,尤其是坐在飞机的经济舱座位,空间狭小,乘客的腿部屈曲不动,更容易导致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处凝结,这种情况也被成为“经济舱综合征”。  
   
2. 孕妈妈  
   
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妊娠期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环境,这使得孕产妇成为血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除了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外,临床上还经常见到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孕期的准妈妈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妊娠期的4倍,孕晚期以及产后六周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高风险期。  
   
3. 肿瘤患者  
   
重庆市肿瘤医院营养科医师冯长艳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因为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常常处于高凝状态,如果饮食结构不当或饮食习惯不良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进一步导致合并血栓性疾病。  
   
而且,由于恶性肿瘤是消耗性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血流缓慢,这些也可诱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4. 骨折老人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骨质疏松专科侯蕾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有的老人骨折后,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于是长期躺在床上不活动,导致血流缓慢。  
   
再加上有些人原本就有“三高”等病,血流黏稠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漂流”进入肺循环,就可能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骨折后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或是下肢肿胀、疼痛等,应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5. 髋关节置换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雷玮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后,康复期常常会忽视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这种疾病占髋关节术后死亡患者的50%以上。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三大要素。  
   
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预防性治疗可尽量减少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预防血栓,记住几点,

简单又管用!

   
 
1. 抬抬脚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金永健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我们脚上有一个化血栓的开关,只需一个小动作,那就是抬脚。抬脚在医学上有个专用名词叫“踝泵练习”。踝泵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退下肢肿胀,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跖屈:   平躺或坐位于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吸气,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时保持5~10秒,呼气,再慢慢放下。  
   
背伸:   平躺或坐位于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吸气,慢慢绷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下,至最大位置时保持5~10秒,呼气,再慢慢放下。跖屈和背伸可以连贯做,中间不做停顿。  
   
2. 勤喝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夏朋滨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每天喝好五杯水能预防血栓。

 


 

第一杯水:起床后

第二杯水:晨练前

第三杯水:饭后半小时

第四杯水:下班前

第五杯水:睡觉前


 

 
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注意,牛奶、果汁、冰水及盐水都不适合作为早上第一杯水饮用,温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  
   
3. 吃清淡  

 
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4. 戒烟酒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  
   
5. 多运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锻炼循环系统功能、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益,可防止血液黏稠、流动缓慢,注意循序渐进,以柔和的体育活动为主。  
   
6. 压力袜  

 
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吴巍巍2015年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如果需要久坐或久站时,活动范围也有限,穿双压力袜就是很好的方法,配合做做勾脚的动作。  
   
“长时间坐飞机,活动范围也有限,穿双压力袜就是很好的方法,配合做做勾脚的动作。”吴巍巍说,“做手术经常要久站,我在做手术之前也会穿上医用的压力袜,帮助腿部血液循环。”他提醒,压力袜必须选择医用的,市面上的一些瘦腿袜效果不能保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O型血,血栓,血型,静脉,风险,栓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