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有原创之顿慧论剑 | 放疗相关瓣膜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2021-06-26   三度医学

从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知晓,纵隔放疗与心脏瓣膜异常有关,其发生风险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反而可能逐渐进展,甚至可发生于接受放疗10年以后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肿瘤心脏病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挺进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两大主要公共卫生负担的临床交汇。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肿瘤心脏病学论坛期间,坛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程蕾蕾教授 总结团队经验与成果,提出以“三级火箭”助推肿瘤心脏病学高速发展,深度聚焦改变临床实践的中国原创研究。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特此汇整优秀同道在论坛真实世界病例比赛的代表性内容,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上海顿慧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三度医学 共同发布为 "中国有原创之顿慧论剑" 病例分享专栏,以例为鉴,持续提升肿瘤患者的"心"诊疗与预后。

放疗相关瓣膜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王玥莹刘彤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市心血管疾病离子和分子功能重点实验室,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一位38岁女性患者,15年前诊断霍奇金淋巴瘤,先后使用阿霉素类药物化疗、纵膈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靶向治疗(利妥昔单抗)等多种抗癌治疗方式。放疗期间曾出现大量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放射性肺疾病。15年后的今天,患者的霍奇金淋巴瘤早已达到完全缓解,但患者主因间断憋气3年,发热1周余入住心脏科。患者自诉于入院前3年出现活动后胸闷憋气,休息数分钟症状逐渐缓解,此后反复发作,步行2层楼即出现明显憋气症状。入院前1周,患者因发现外阴上皮内瘤变在外院行外阴病灶局部切除术,术后1月,出现发热,高热39.2℃,无寒战,自服退烧药后未再发热,发热时间共持续约8小时。

本次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V1-V4 R波递增不良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LA 33.2mm,LV 36.2mm,EF 40%,PAP 43mmHg,考虑三尖瓣前叶赘生物,三尖瓣中至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反流(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中度),心包积液(少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43mmHg)。NT-pro–BNP:4391.2 pg/ml。为明确三尖瓣赘生物情况,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前叶粗糙,瓣体团块影,瓣体中部分别可见约8.5mm*4.6mm、3.8mm*3.1mm混合回声团块影,活动度较大,考虑三尖瓣前叶赘生物并瓣体损害。予以对症改善心衰治疗后请心外科会诊,考虑患者目前主动脉瓣二尖瓣反流, 已达到换瓣指征,建议患者行瓣膜置换术,三尖瓣赘生物活动度较大且瓣膜损毁,也不除外换瓣可能;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放疗病史,双肺纤维化,肺功能较差,建议患者锻炼肺功能,待患者肺功能可耐受手术后考虑行瓣膜置换术。

图1 患者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1-V4 R波递增不良 


图2 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

三尖瓣前叶粗糙,瓣体中部分别可见约8.5mm*4.6mm、3.8mm*3.1mm混合回声团块影,活动度较大 


从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知晓,纵隔放疗与心脏瓣膜异常有关,其发生风险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反而可能逐渐进展,甚至可发生于接受放疗10年以后;其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受影响最大,甚至可能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据文献报道放疗后10年瓣膜异常发生率7%-39%,20年为12%-60%。


根据2020ESMO抗癌治疗全程心脏疾病管理共识建议,许多类型的癌症治疗(尤其是纵隔及左侧胸部放射治疗、某些特定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建议监测心血管安全性 [I,A],对于接受过纵隔及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即使无症状,建议从治疗后5年开始评估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情况,以后至少每3~5年评估一次 [I,A]。

文字审核:刘荣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内膜炎,心脏病学,感染性,三尖瓣,瓣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