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稳糖,控糖,饮食和稳糖的关系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余婉婷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临床营养师
注册营养师
《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中国信息学会食疗分会理事、人民日报健康号首批入驻专家,四川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成都市营养学会理事等职务
专业擅长:围手术期、肿瘤、妊娠期、体重管理及各类慢病营养指导。
个人观点:营养无小事 一生享安康。
文章来源:婉婷悦营养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血糖的来源:
①食物消化、吸收;
②肝内储存的糖元分解;
③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糖异生)
血糖的去路:
①氧化转变为能量;
②转化为糖元储存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
③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加以储存。胰岛是体内调节血糖的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肝脏储存肝糖元。
此外,血糖浓度还受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
糖尿病缘由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障碍所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合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疲乏无力等。
本病多采用饮食、药物、运动等综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重要器官,导致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并发症不及时处理,严重可危及生命。
诊断糖尿病
诊断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依据,如单纯检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漏诊率高,应加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OGTT。
诊断线索
“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以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或伴发病首诊的病人。
高危人群
糖调节受损(IGR)史;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一级亲属;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史、体力活动少等。此外,45岁以上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手术住院时应常规排查糖尿病。
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OGTT 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若无典型“三多一少”的症状,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
如何稳糖,高手来了.......
①制订饮食方案
每个患者情况不同,需营养师综合日常膳食结构、主观症状、客观化验结果,初步制订饮食方案。非一劳永逸,建议一个月复诊一次,依现有情况再做饮食调整。同时,记录血糖监测情况、就餐情况、体力活动、胃肠道功能等,利于饮食调整。
②合理搭配能量比例
合理控制总能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主要原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蛋白质一定要占到每日总能量的1/3以上;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30%。
③三餐分配要合理
病情稳定的糖友,一日3餐定时定量。波动大、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友就需要适当加餐,每日进餐5~6次,同等重量的食物分成6份,每一份的压力自然就小了,既保证了一天总摄入量,又不让一餐摄入过多,使血糖升高。
④饮食控盐有讲究
控盐不仅仅是少放盐,使用限盐勺。“隐形盐”也要高度重视,如味精、鸡精、酱油、酱豆腐、酱菜、咸菜、泡菜、膨化食品等。日常控盐从这两方面下手:一是少吃看得见的盐,二是少吃隐形盐。
⑤定时定量和化整为零定时定量是指正餐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降糖药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
⑥化整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建议糖友可在两餐间吃部分水果。但吃法与正常人不同,一般不要饭后立即进食。可以选择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吃的时候将水果分餐,如:一个苹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气吃完。分餐次数越多,对血糖影响越小。
⑦吃干不吃稀
不建议吃面糊、白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越稀的饮食,烹饪时间越长,越软越烂,越好消化,升糖越快。
⑧吃硬不吃软
糖尿病饮食中,同样是干的,更推荐‘硬一点’而不是‘软一点’。道理与上面相同。
⑨充足新鲜果蔬(足量膳食纤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蔬菜500克,大多数人群日均摄入不足200克。蔬菜总体热量不高,属于低GI食物,有较强的饱腹感,利于血糖维稳。
⑩糖友注意事项
不建议吃【加糖食物+添加糖食物】
糖果、汽水、可乐、蜜饯、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的甜点都少吃或不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建议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来调味。
此外,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以及烧饼、烧麦、萝卜糕等;如进食以上食物,适当减少部分主食,控制全天总能量。
各种年节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也是糖尿病患者特别需要“忌口”的。
不吃或少吃【太咸、太油的食物】
肥胖是糖尿病的敌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摄取量非常重要。
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类的食品,譬如肥肉、猪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并且改用植物油来烹调食物。全天控制油脂摄入在20—30克。此外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
知识拓展:
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进食低GI食物。
食物GI值<55,低升糖指数;
食物GI值在55-70之间,中升糖指数;
食物GI值>70,高升糖指数食物;
高GI食物进入肠胃后消化快、人体吸收率高,因此当我们摄取高GI食物时,体内血糖值快速上升,身体为了保持本来的平衡状态,大量分泌用来抑制血糖的胰岛素。过多的胰岛素会促使脂肪形成;大量胰岛素使血糖快速下降,造成饥饿感,使我们吃进更多东西。
![]()
而低GI食物在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当我们摄取低GI食物时,葡萄糖释放慢,使得血糖值维持在较稳定状态,正常供应身体细胞利用,不会囤积过多脂肪,也不会让人想暴饮暴食。很显然,低GI食物是减肥瘦身的好帮手。就算不减肥,低GI饮食也有益于大部分人健康,坚持低GI饮食除了能控制血糖水平外,还能控制胆固醇水平,降低患上心脏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
附:常见食物GI值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