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图片来源/赛柏蓝(摄于上海招采现场)
▍作者/木木(发自上海)
“你家几个品种中选?”
“两个小品种,昨天夜里12点还在研究集采战况呢,现在国产药厮杀太激烈了。”
以上一段药企代表的对话发生在6月23日,第五批国家集采开标酒店的外场。位于上海奉贤区湖畔路399号东方美谷论坛酒店,也是此次带量采购开标的地点。

会场外海报
规定的申请材料递交时间是6月23日上午8点到10点。未到8点,已经有非常多的药企代表等着排队入场递交材料,也有不少药企代表在酒店外,焦灼地讨论着此次竞标的应对策略。

药企代表在核对相关资料
酒店外,药企代表生动演绎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的药企代表愁眉紧锁,与同伴查资料,讨论方案;有的药企代表在场外打电话,沟通进展;也有甚者,呼朋唤友,酒店外俨然成了一个大型社交现场。

药企代表们排队入场
由于防疫政策要求,即使上午申报一张标书只能进一个人,但是29℃的酒店外,聚集了数百人,此次集采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据统计,此次集采共 201家企业(工作人员现场统计)参加,竞争 62个品种,涉及金额550亿元。药品涉及疾病领域包括肿瘤化疗药物、消化制剂、抗生素、呼吸、吸入制剂、造影剂、糖尿病药物、辅助用药、眼科相关用药、抗病毒用药等。此次集采是历次集采中涉及品种、企业最多的一次集采。各品种竞争激烈程度也更甚于以往,19 个品种竞争企业数达到 6 家以上。第五批国采的一大亮点是29个注射剂产品。医院是注射剂的主要采购市场,各大药企为了打开医院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注射剂竞争颇令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医保局真实世界研究报告发布,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效果和使用上的等效性被证实,国产仿制药的质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吸引了更多外企原研药参与集采。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的销售和份额,顺应集采,许多外企在此次集采中均有大幅降价。据赛柏蓝现场获悉,赛诺菲、拜耳、通用电气等10家外企,11个产品中标。一些跨国药企,给出了颇具诚意的“降价”。在结肠癌药物奥沙利铂注射剂上,赛诺菲给出了每盒310.51元的价格,降幅高达82%。贝朗医疗队对w-3鱼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50ml)给出了113.91的价格,降幅超70%。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评价与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在会场向包括赛柏蓝在内的媒体指出,在此次集采中的62个品种,注射剂数量占全品种的50%;550亿招标采购金额中,注射剂占比为70%。是历次集采从未有过的。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注射剂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从第一批到第五批集采品种趋势来看,随着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深入,全国集采的主力军将从进一步向注射剂品种倾斜。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研究员陶立波在会场向包括赛柏蓝在内的媒体指出,从口服片剂开始,现在注射剂已经加入,这是对注射剂的质量保障有了信心,是这次集采最大的亮点。如果这次注射剂成功完成集采,生物制剂、中成药也会逐步推进。从此次企业在集采的过程的表现来看,这种方式已经得到较高的认可度。整体看来,本次集采的降幅沿袭了历届集采的风格——降幅凶猛,其中,利伐沙班(10mg)降幅高达 98%,多西他赛也降价 94%。22家企业竞标的利伐沙班,当仁不让地成为本次集采降幅之最。在申报信息过程中,有参会人员感叹道“怎么一家比一家低”。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向赛柏蓝解释道,越是竞争充分的产品,产品降价的可能性更大。对于龙头企业而言,占据市场份额更为重要。顾海介绍,带量集采会让更多企业意识到,高利润的获取还是在于创新药,鼓励药企在创新药上发功夫。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蒋昌松介绍,第五批集采整体规则变化不大,无论是约定采购量、申报资格、入围企业确定准则、拟中选企业确定准则、供应地区确认等方面均与第四批国采基本一致。规则较为一致。但在此次的集采中,更加关注中选产品的供应以及企业的守信记录。第五批集采指出,如果拟中选企业曾被被选省份依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评定为“严重”或“特别严重”失信等级的,则被选省份有权拒绝该企业的选择。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开展4批集中带量采购,覆盖157个品种,平均降价幅度53%,按约定采购量计算,每年可节约药费671亿元。本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后,集采品种累计将达到219种,占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化学药品采购金额的比例超过30%,进一步大幅降低患者药品负担。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同质化产品的竞价集采,让虚高的药价回归合理的价格。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