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又一起!广州一女子步行突然摔倒,脖子卡进马路护栏,失去意识

2021-06-25   急诊医学资讯

在设施还没有改变前,提醒大家,一是注意尽量远离类似护栏,不要置身险境,二是如果看到有人不幸被卡,要尽快施以援手,呼救、救助。希望这样存在潜在风险的护栏可以尽快被升级换代。


6月18日,广州白云区沙太北路又发生了一起护栏卡脖子事件。一女子在走路时突然摔倒,脖子正好卡进了马路边的护栏,随即失去意识。



女子被卡,画面揪心

据事发时画面,女子脖子紧卡在护栏U型槽里,呈半跪姿立在护栏处,右手手提着的塑料袋和左手拿着的手机都已经掉在了地上。


虽然周围群众都陆续前来帮忙,但由于护栏的材质的坚硬,令大家营救很是吃力。有人拿来凳子放在女子身下,帮助支女子支撑身体。

最后,经过交警和过路群众的全力施救,护栏被破解了,随后现场一名湛江妇幼保健医院的护士对女子进行心肺复苏,女子慢慢恢复了自主呼吸,被120送往医院。



护栏频频“伤人”

近年来,护栏伤人甚至夺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之前曾有湖北襄阳一老人中暑晕倒,想扶护栏借力时失手致脖子被卡进护栏,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被合力救出。老人是幸运的。

但也有不幸的,西安一男子因醉酒倚靠护栏,不慎将脖子卡入护栏身亡。

榆林一怀孕8月有余的孕妇,因胳膊搭在马路一旁的护栏歇息时突然晕倒,致使脖子卡入护栏身亡。

一个个悲剧令人们震惊、悲痛!


据悉,目前多地仍在使用的这种带有U型槽的护栏,这种护栏上宽下窄,且上方是弧线造型,容易让略粗的物体滑进槽内卡住,一旦发生意外,这种护栏的U型槽会卡住颈部大动脉和气管,瞬间让人缺氧脱力,没有办法开口呼救。

广州这名女子无疑是幸运的,但是纵观以往,很难说会不会有下一个重蹈覆辙的被困者,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更换此类护栏。



痛心之余的反思

网友在心痛之余,也呼吁应该弃用这种护栏:




看似普通的护栏为何会致命?

何街边的护栏一不留神就成了“杀手”? 通过测量,发现护栏的缝隙宽为8厘米。 记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国家并未出台有关马路护栏缝隙间隔大小的规范标准。

交警部门设置的护栏间距、高度都考虑了防范安全隐患,并经过调研、借鉴各地经验,一般栏杆的间距在7-8厘米左右。记者通过实际测量发现,成人脖子的直径约9-10厘米左右,身高超过130厘米的儿童脖子直径6-7厘米。

实验:栏杆是否真的能卡住脖子

我们使用了一个脖子粗细和正常人差不多的模型,而模型下面是50公斤的重物,用来模拟人的体重。

当我们将模型脖子的部分,抬到正常人身高的高度后,让它自由落下。我们看到,志愿者一放手。模拟脖子真的卡进去了,两边的软组织被栏杆给挤压进去。

其实,人的脖子除了颈椎外,其它都是血管和肌肉,弹性很大,所以即便栏杆的缝隙比较小,但是仍然存在着脖子被卡住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栏杆的顶部是弧形,所以人的脖子即便不是对着缝隙,在倒下的一瞬间,脖子也会顺着滑到缝隙中。

实验:脖子斜着滑落是否会卡入栏杆中?

我们看到,模型脖子划过了栏杆上面的半圆形,最终又卡在了缝隙里。尤其是碰到下雨天,路面湿滑,栏杆湿滑的时候,一旦摔倒,很容易就卡到缝隙里造成危险。

接下来,志愿者在专业人士的保护下,将脖子卡在栏杆缝隙中,然后慢慢地缩小缝隙,栏杆从15厘米逐渐缩减到9厘米,这时志愿者感觉眼前突然黑了一下,突然手也麻了。

医生表示,脖子卡在栏杆上致死的原因有几种,如果是卡住气管导致窒息,则有4到6分钟的抢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将人抢救出来生还的几率较大。

如果正好卡住保证脑部的供血的颈部大血管,那么脑部的供血就中止了,脑部的供血供养中止。

一般来说,40秒到50秒病人就会出现意识的问题,意识的丧失,如果五六分钟还没有脑部的供血话,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改变——脑死亡,这个时候抢救基本抢救不过来了。


在设施还没有改变前,提醒大家,一是注意尽量远离类似护栏,不要置身险境,二是如果看到有人不幸被卡,要尽快施以援手,呼救、救助。希望这样存在潜在风险的护栏可以尽快被升级换代。

-THE END-

来源:法制日报、现代快报、万家热线、网易新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护栏,脖子,缝隙,卡住,供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