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经常可以看见一种号称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牙膏,价格上也比普通牙膏贵上一大截,但其实这种牙膏根本起不到治疗作用。
抗幽门螺杆菌牙膏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以前对幽门螺杆菌有些错误认识。
上世纪 90 年代,人们在口腔中检出了幽门螺杆菌,于是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后来研究者才搞明白,之所以检出那么多口腔幽门螺杆菌,是因为检测手段局限,出现了识别错误。
其实只有少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存在口腔内幽门螺杆菌,并且活性不高。
口腔里的环境不太适合幽门螺杆菌生存,这少数的存在,可能也只是随胃酸反流而来的匆匆过客,掀不起什么浪花。
如果幽门螺杆菌,这么简单就能杀死,那要医生干嘛!有些智商税,真的不用交!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部的致病菌,与胃溃疡、胃炎乃至胃癌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危害不容小觑。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率高达 59%,将近 8 亿人感染。也就是说,身边每五个人中,就有三个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杭师大附院幽门螺杆菌门诊郭赟医生介绍说,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寄生在生冷的食物当中,如果食物未经过烹饪就食用,那么大概率会通过这样的途径而感染。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不一定!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因子,就像抽烟和肺癌的关系一样。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但是得胃癌的概率大大增加。
查出了幽门螺杆菌,必须来医院就诊,安排胃镜检查,不论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没有不舒服,不代表没有胃病。
“很多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是早期胃癌都是没有症状的。如果放任不管,不来医院,不做胃镜,这些疾病就没有办法诊断,就会把疾病从早期拖到晚期,从可以很简单就治好的溃疡,拖到胃出血,拖成胃癌,再拖到晚期胃癌。”杭师大附院幽门螺杆菌门诊郭赟医生提醒说。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途径:
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
胃-口传播:胃里反流到口腔
粪-口传播:随大便排出
可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是“病从口入”。因此,”管好嘴“非常重要:
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
3.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4.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