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抗凝治疗的指征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或重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血栓,以及血管移植的预防或治疗。另外,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或心脏支持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ICU的抗凝治疗的指征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或重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血栓,以及血管移植的预防或治疗。另外,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或心脏支持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ICU常用抗凝治疗的药物包括:
肝素:是一种来自牛肺或猪肠的天然抗凝剂,通过加强抗凝血酶III的效果而起作用。结构上,肝素是由不同成分的粘多糖组成的混合物,分子量从3000~30000Da。
抗Xa因子抑制剂:
a.低分子肝素:通常是将肝素分离成2000~10000Da获得。这些更低分子量分子的大部分无法与抗凝血酶或凝血酶交联,因此主要通过抑制X因子发挥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能比普通肝素出血并发症更少,但其也有半衰期长达4小时,需要肾脏排泄,且鱼精蛋白无法完全逆转的缺点。
b.磺达肝素:具有戊糖分子结构,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并诱导构象改变以增加抗凝血酶与Xa因子的亲和力,从而选择性抑制Xa因子。通过皮下给药,具有更长的半衰期(14~16小时)。
c.依达肝素:是磺达肝素的长效类似物,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在预防卒中的疗效上,依达肝素不差于维生素k拮抗剂,并且不会显著增加临床相关出血风险。
d.口服类药物: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Xa因子抑制剂已经被临床证明用于血栓栓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导致维生素K缺乏,从而防止了II,IV,IX和X因子的肝脏羧化作用以及蛋白C、蛋白S的活化。如果需要迅速逆转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可输注FFP(5~15ml/kg)以补充活化因子。静脉或皮下补充维生素K起效时间要6小时或更长。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独立于辅助因子(比如抗凝血酶III)起作用以抑制循环凝血酶与血栓结合的凝血酶,因此,抑制血栓增大。此类药物无可逆转药物。
a.来匹卢定:源自水蛭唾液腺,半衰期短,为80分钟,肾脏排泌,存在出血风险。
b.比伐卢定:是水蛭素的类似物,具有更短的半衰期(25分钟),静脉输注。
c.阿加曲班:人工合成的源自精氨酸的小分子,其半衰期40分钟,停药后可相对快速逆转。肝胆排泌。可通过血脑屏障。
d.达比加群:口服可有与依诺肝素一样的疗效,过量可应用依达赛珠单抗逆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