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SCO摘要乳腺癌合集11(中文翻译版)大放送-最权威的传递最新肿瘤治疗进展的宝典

2021
06/24

+
分享
评论
介入小崔哥
A-
A+

2021年ASCO摘要乳腺癌合集11


01


 

【1000】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ABC)女性使用palbociclib(PAL)+fulvestrant(FUL)的总生存(OS):PALOMA-3的最新分析

First Author:Massimo Cristofanilli,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Chicago, IL

背景:在PALOMA-3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研究中,PAL+FUL与安慰剂(PBO)+FUL相比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单侧P<0.0001)。最终方案指定的OS分析,中位随访44.8个月(mo),显示PAL+FUL比PBO+FUL有OS的提高(中位OS,34.9比28.0个月;危险比,0.814[95%CI,0.644-1.029];单侧P=0.0429)。在这里,我们报告了更长的平均随访时间73.3个月的OS分析结果。

方法:共有521例接受过内分泌治疗进展的HR+/HER2- ABC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PAL(125mg/d口服,3/1周方案)+FUL(500mg肌肉注射)或PBO+FUL。研究者评估PFS为主要终点;OS是一个关键的次要终点。当观察到393个事件(占总人数的75%)时,进行特定的OS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分析在同意本研究的患者中进行。

结果: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OS持续改善,危险比为0.806(95%CI,0.654-0.994;1侧标称P=0.0221)。5年生存率在PAL+FUL组为23.3%(95%CI,18.7-28.2),PBO+FUL组为16.8%(95%CI,11.2-23.3)。除内分泌抵抗或曾接受化疗的ABC患者外,在大多数亚组中观察到PAL+FUL组比PBO+FUL的生存优势。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18名患者仍在接受研究治疗,其中15名患者(4.3%)接受PAL+FUL治疗,3名患者(1.7%)接受PBO+FUL治疗。PAL+FUL组20例(7.5%)患者和PBO+FUL组32例(22.2%)患者接受研究后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治疗结束时会对肿瘤突变形式(如ESR1、PIK3CA、RB1)的ctDNA进行分析以及及其对OS的影响会发布。

结论:在HR+/HER2-既往内分泌治疗进展的ABC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超过6年后,PAL+FUL组OS临床获益仍得以维持。

Pfizer (NCT01942135)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1942135. Research Spon¬sor:Pfizer Inc.

参考文献:Massimo Cristofanilli, et al. Overall survival OSwith palbociclib PAL+ fulvestrant FULin women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R+,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HER2–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C):Updated analyses from PALOMA-3.2021 ASCO. abs 1000.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2


 

【1001】fulvestrant(FUL)+ ribociclib (RIB)治疗绝经后HR+/HER2-晚期乳腺癌(ABC)患者的III期试验MONALEESA-3的最新总生存(OS)结果

First Author:Dennis J. Slamon,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anta Monica, CA

背景:MONALEESA-3 III期试验(NCT02422615)之前在统计学上显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CDK4/6i)RIB联合FUL与安慰剂(PBO)联合FUL比在绝经后HR+/HER2-的ABC患者一线(1L)或者二线(2L)治疗中可显着改善OS(中位,未达到vs40.0mo;危险比[HR],0.72;95%CI,0.57-0.92,P=.00455)。根据研究方案,该分析是最终结果;在这项研究揭盲之后,仍在PBO组中接受研究治疗的患者可以交叉到RIB组。我们报告了对OS进行额外中位16.9个月的随访后的探索性分析,从而可以进一步证明RIB的长期生存获益。

方法:HR+/HER2-绝经后ABC患者以2:1随机分配接受RIB+FUL或PBO+FUL进行1L和2L治疗。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更新的OS并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他进展后终点,例如无进展生存期2(PFS2),开始化疗的时间(CT)和无化疗生存期也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结果:在数据截止(2020年10月30日)时,中位随访时间为56.3个月(最小,52.7个月),其中68(14.0%)和21(8.7%)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分别在RIB和PBO组中。通过延长随访时间,RIB+FUL与PBO+FUL相比继续显示出OS获益(中位,53.7vs41.5月;HR,0.73;95%CI,0.59-0.90)。RIB+FUL在1L中比PBO+FUL的OS有延长(中位,未达到vs51.8个月;HR,0.64;95%CI,0.46-0.88)和2L亚组(中位,39.7vs33.7个月;HR,0.78;95%CI,0.59-1.04)。亚组分析还显示,大多数亚组与意向性治疗(ITT)人群相比,OS具有持续的获益。ITT人群的PFS2,开始化疗的时间CT和无化疗生存期都倾向于RIB+FUL(表)。在停止研究治疗的患者中,有81.9%和86.4%的患者随后接受了下一线治疗抗肿瘤治疗,在RIB组与PBO组分别有14.0%和30.0%的患者接受CDK4/6i作为后续治疗。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结论:对HR+/HER2-绝经后ABC患者进行了将近5年的随访后,与PBO+FUL相比,RIB+FUL先前被证实的稳固且具有临床意义的OS获益仍然得以维持。在1L和2L亚组中均观察到使用RIB的OS获益,这进一步支持了在这些亚组人群中使用RIB。结果还表明,在RIB与PBO组后续开始化疗的时间明显延迟。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2422615. Research Sponsor: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参考文献:Dennis J. Slamon, et al. Updated overall survival (OS)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MONALEESA-3 trial of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pts) with HR+/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C) treated with fulvestrant (FUL) ± ribociclib (RIB).2021 ASCO. abs 1001.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3


 

【1002】Dalpiciclib与安慰剂加氟维司群在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疗效比较(DAWNA-1):一项多中心、随机、3期研究

First Author:Binghe Xu,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背景:Dalpiciclib(SHR6390)是一种新型CDK4/6抑制剂,已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R +/HER2-晚期乳腺癌(ABC)患者中证实了其作为单药治疗的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在此,我们在ABC患者中将dalpiciclib与氟维司群进行评价。

方法:在这项随机、双盲、3期试验中,入组了既往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HR +/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按2:1随机接受dalpiciclib(dalp;150 mg po qd,d1-21,q4w)或安慰剂(PBO)联合氟维司群(fulv;500 mg im,第1周期 d1、d15,然后d1 q4w)。主要终点为研究者(INV)评估的PFS。截至2020年11月15日,发生了162起(占预计总数的71.4%)疾病进展或死亡事件,并进行了预先计划的期中分析。相应的优效性边界为单侧P = 0.0080(Lan-DeMets[O’Brien-Fleming]边界)。

结果:总体而言,361例患者随机接受dalp-fulv(n = 241)或PBO-fulv(n = 120)。中位随访10.5个月,与PBO-fulv相比,dalp-fulv显著改善INV评估的PFS(中位数,15.7[95%CI 11.1-NR]vs 7.2[95%CI 5.6-9.2]个月;HR,0.42[95%CI 0.31-0.58];P < 0.0001)。IRC评估的PFS与INV评估一致(表)。基于至首次后续化疗的时间,dalpiciclib的获益延长至初始研究治疗后(TFSCT;HR,0.47[95%CI 0.32-0.69];P < 0.0001)。OS数据尚不成熟,共记录了25例死亡。dalp-fulv组dalpiciclib和氟维司群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分别为9.4(IQR,4.3-11.4)个月和9.9(4.7-11.9)个月,PBO-fulv组中氟维司群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为6.1(3.7-11.0)个月。Dalp-fulv组最常见(发生率≥3%)的3级或4级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4.2%;PBO-fulv组为0%)和白细胞减少症(62.1%;vs 0%)。dalp-fulv组2.5%的患者和PBO-fulv组3.3%的患者报告了因AE导致的治疗中止。dalp-fulv组SAE的发生率为5.8%,PBO-fulv组为6.7%。

结论:本研究达到其主要终点,表明与安慰剂 + 氟维司群相比,dalpiciclib + 氟维司群显著改善PFS,且安全性可管理。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dalpiciclib联合氟维司群作为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HR +/HER2-ABC患者的新治疗选择。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3927456. Research Sponsor: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Co., Ltd.

参考文献:Binghe Xu, et al. Dalpiciclib versus placebo plus fulvestrant in HR+/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hat relapsed or progressed on previous endocrine therapy (DAWNA-1):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2021 ASCO. abs 1002.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4


 

【1003】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化疗一线治疗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sysucc-002随机临床试验

First Author:Zhongyu Yuan,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Guangzhou, China

背景:对于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在抗HER2治疗加内分泌治疗,或者抗HER2治疗加化疗,两种方案中没有证据表明哪种一线方案为首选。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是否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一样有效,并降低毒性作用。

方法:我们在中国9家医院进行了一项开放性、非劣效性、3期、随机、对照试验。组织学证实的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1:1组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CT组)或内分泌治疗(ET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率,危险比(HR)的非劣效性上界为1.35。该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1950182。

结果:在2013年9月16日至2019年12月28日期间,共有392名患者入组被随机分配接受曲妥珠单抗加内分泌治疗(n=196)或曲妥珠单抗加化疗(n=196)。在意向治疗人群中,CT组PFS中位数为14.8个月(95%CI12.8-16.8),ET组PFS中位数为19.2个月(95%CI16.7-21.7)(HR0.88,95%CI 0.71-1.09;P非劣效性<0.0001)。与ET组相比,CT组的毒性发生率明显增高,包括白细胞减少(98[50%]vs13[6.6%])、恶心(93[47%]vs24[12%])、疲劳(47[24%]vs31[16%])、呕吐(45[23%]vs12[6%])、头痛(65[33%]vs24[12%])和脱发(125[64%]vs8[4%])。没有患者死于治疗相关的原因。

结论:对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不劣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且毒副作用降低。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提供更方便的治疗,并且治疗耐受性更好。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1950182. Research Sponsor:None.

参考文献:Zhongyu Yuan, et al. Trastuzumab plus endocrine therapy or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and HER2-positive:The sysucc-00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2021 ASCO. abs 1003.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5


 

【1004】VERONICA的结果:一项关于二线/三线venetoclax(VEN)+fulvestrant(F)与单独使用F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LA/MBC)的随机II期研究

First Author:Geoffrey J Lindeman, 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Melbourne, Australia

背景:对于ER阳性,HER2阴性的MBC患者,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ET)是标准的一线治疗,单用ET被认为是二线治疗。然而,大多数患者疾病会进展。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是抗凋亡蛋白BCL2,它在约85%的ER阳性乳腺癌中过度表达。VEN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BCL2抑制剂,在ER阳性和BCL2阳性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MB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活性。我们报告了VERONICA(NCT03584009)的预先指定的主要和更新的(总生存率[OS])分析,这是一项关于ER阳性、HER2阴性LA/MBC中VEN+F与F相比较的II期研究。

方法:患者为≥18岁,ER阳性,HER2阴性,LA/MBC患者,既往接受过≤2线ET治疗,在LA/MBC治疗中未接受过化疗,在CDK4/6抑制剂治疗期间/之后出现疾病复发/进展(治疗时间≥8周)。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VEN(口服;每日800毫克)+F(肌肉注射;第1周期 第1天和第15天500毫克;此后28天为一周期的第一天)组或者单用F组,治疗至疾病进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撤回同意、死亡或预先定义的研究终点。根据LA/MBC患者既往治疗的线数进行分层设置(1对2),并根据BCL2状态(高对低)进行分层。主要终点是临床受益率(CBR);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24周)。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还进行了安全性和探索性亚组分析。

结果:在初步分析时(截止日期:2020年8月5日),103名患者被随机分组(意向治疗[ITT]人群)。VEN+F组和F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58.0岁和59.5岁。两组的CBR相似(VEN+F:11.8%[n=6/51;95%置信区间(CI)4.44-23.87];F:13.7%[7/51;5.70-26.26];风险差异:-1.96%[95%CI-16.86-12.94])。VEN+F组中位PFS为2.69个月(95%CI1.94-3.71)和F组1.94个月(1.84-3.55)(分层危险比:0.94[95%CI0.61-1.45])。BCL2高亚组和低亚组的CBR和PFS结果与ITT人群相似。VEN+F组比F组观察到更多3-4级不良事件(AE)(n=13/50[26%] vs 6/51[11.8%])。VEN+F组观察到的不良事件与他们的个人安全性报告一致。在更新的分析(截止日期:2020年10月22日)中,OS数据不成熟(35.0%事件/患者 比率);VEN+F组中位OS为16.99个月,而F组中位OS未达到(分层危险比:2.06[1.04-4.09])。

结论:从初步分析来看,VERONICA在接受内分泌和CDK4/6抑制剂耐药的LA/MBC患者中,与单独使用F相比,VEN+F组未显示出CBR或PFS的改善。生物标志物分析正在进行中。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3584009. Research Sponsor:F. Hoffmann-La Roche Ltd.

参考文献:Geoffrey J Lindeman, et al. Results from VERONICA:A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f second-/third-line venetoclax (VEN) + fulvestrant (F) versus F alone in estrogen receptor (ER)-positive, HER2-negativ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LA/MBC).2021 ASCO. abs 1004.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6


 

【1005】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和对维持生活质量的剂量评估的看法:一项由倡导者领导的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调查的结果

First Author:Anne L Loeser, Patient-Centered Dosing Initiative, Salt Lake City, UT

背景:转移性乳腺癌(MBC)通常是不可治愈的,大多数MBC患者仍将继续接受治疗。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患者通常以FDA批准标签上的推荐起始剂量(RSD)开始新的治疗。然而,病人在现实世界中耐受RSD的能力可能与临床试验中不同。虽然患者报告结果的重要性已得到承认,但尚缺乏从病人的视角了解耐受性,并且患者的意愿关于讨论MBC治疗的个体化剂量也未被评估过。

方法:以患者为中心的给药倡议的患者倡导者通过社交媒体团体、组织通讯和在线支持论坛向MBC患者分发了一份在线调查。这项调查是由病人和医学肿瘤学家制定的,以确定病人的患病率和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的影响、医患沟通的质量、副作用的管理以及在开始新的治疗或出现不良副作用时对RSD替代方法的兴趣。

结果:1221例MBC患者在15天内完成调查。MBC治疗线数的中位数为2.5(范围1-≥5),46%(n=564)的患者在接受调查的两年内诊断为MBC。86%(n=1051)报告至少经历了一次显著的治疗相关副作用,其中20%(n=213)到急诊室/医院就诊,43%(n=454)至少错过了一次治疗。98%(n=1026)有副作用的患者与医生讨论,82%(n=838)的患者得到了医生的帮助。最常见的(非排他性)缓解策略是减少剂量(66%,n=556)和处方药(59%,n=494)。在556名减少剂量的患者中,83%(n=459)的患者感觉好些。值得注意的是,92%(n=1127)的患者表示愿意根据其个人特点和个人偏好与医生讨论替代给药方案。

结论:考虑到86%的MBC患者经历了至少一次显著的治疗相关副作用,83%的患者在剂量减少后有所改善,因此创新的剂量相关策略是维持生活质量的保证。在患者与医生的讨论中,医生定期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和情况,可以帮助在治疗开始时和治疗结束后为患者确定合适的剂量,绝大多数患者会接受这种讨论。

Research Sponsor:Anne Loeser.

参考文献:Anne L Loeser, et al. Treatment-related side effects and views about dosage assessment to sustain quality of life:Results of an advocate-led survey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2021 ASCO. abs 1005.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7


 

【1006】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中的肿瘤微环境(TME)和atezolizumab+ nab-paclitaxel(A+nP)活性:IMpassion130

First Author:Leisha A. Emen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 Hillman Cancer Center, Pittsburgh, PA

背景:IMpassion130是第一个显示在未经治疗的PD-L1+mTNBC的癌症免疫治疗(CIT)中有临床获益的3期随机研究。在免疫TME较丰富的患者中,与安慰剂(P) + nP相比,A + nP有效性增强,但限于PD-L1 IC+的患者(PD-L1一表达免疫细胞在≥1%的肿瘤区域;Emens JNCI 2021)。虽然TNBC分子亚型和CD8定位对早期TNBC有预测作用,但这些特征是否与mTNBC的CIT获益有关尚不清楚。这项探索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在IMpassion130中TME成分与A + nP的获益有关。

方法:采用IHC检测PD-L1状态(VENTANA SP142)和免疫表型(炎症型/排除型/沙漠型 依 CD8在间质/瘤内的定位;Mariathasan Nature 2018)。RNA-seq用于分子亚型分析(Burstein CCR 2015)和通路分析(MSigDB-Hallmark)。Cox回归用于比较A + nP与P + nP的PFS/OS,先前用过紫杉类药物、肝脏转移的进行了校正。

结果:样本分类和PD-L1分布如表所示。在PD-L1 IC+炎症型和排除型肿瘤中,A + nP与P + nP比较,PFS改善,但OS改善仅限于PD-L1 IC+炎症型肿瘤。PD-l1 IC+基底样免疫激活(BLIA)和免疫抑制(BLIS)亚组有PFS获益,而OS获益仅限于PD-l1 IC+BLIA亚组。在PD-L1 IC+患者中,通路分析确定 增殖/DNA损伤修复(基底样肿瘤特征)和 血管生成/ER反应(管腔雄激素受体[LAR]/间充质[MES]肿瘤中较高)分别与PFS的改善和降低相关。

结论:PD-l1 IC+免疫炎症型肿瘤和PD-l1 IC+ BLIA肿瘤对CIT的敏感性最高,LAR肿瘤可能对CIT抵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2425891. Research Sponsor:F. Hoffman-LaRoche Ltd.

参考文献:Leisha A. Emens, et al.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and atezolizumab + nab-paclitaxel (A+nP) activity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mTNBC):IMpassion130.2021 ASCO. abs 1006.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8


 

【1007】famitinib联合camrelizumab+ nab-paclitaxel一线治疗免疫调节晚期三阴性乳腺癌(FUTURE-C-PLUS):一项前瞻性、单臂、2期研究

First Author:Li Che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Shanghai, China

背景:Camrelizumab(抗PD-1抗体)和nab-paclitaxel(nab-P)在免疫调节(IM)亚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我们之前的伞式试验(FUTURE)中,在接受过大量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52.6%的ORR。由于已知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增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我们评估了famitinib(靶向VEGFR-2、PDGFR和c-kit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mrelizumab和nab-paclitaxel的新型三联疗法在IM亚型晚期TNB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在这项前瞻性、单臂、2期研究中,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为18-70岁,接受治疗的IM亚型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免疫组化鉴定IM亚型为CD8+。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camrelizumab(200mg iv,d1,15,q4w),nab-P(100mg/m2 iv,d1,8,15,q4w)和famitinib(20mg po qd,d1-28,q4w)。治疗一直持续到疾病进展、患者退出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在没有不可耐受毒性的情况下,给予nab-P至少6个周期。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判断的的客观有效率。我们用484个基因的靶向测序来探索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结果: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共有48名患者入选。意向治疗人群48例中有39例(81.3%; 95% CI 70.2%-92.3%)获得了确认的客观反应;依方案治疗人群46例患者中有39例(84.8%;95% CI 74.4%-95.2%)获得了确认的客观反应。中位出现缓解的时间为1.8个月 (95% CI 1.8-2.0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0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反应持续时间数据尚不成熟。30名患者(62.5%)仍在接受研究治疗。9个月PFS率为60.2%(95%CI,43.2%~77.3%)。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3.3%)、贫血(10.4%)、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0.4%)、血小板减少(8.3%)、高血压(4.2%)、甲状腺功能减退(4.2%)、蛋白尿(2.1%)、败血症(2.1%)和免疫相关心肌炎(2.1%)。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两名患者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无治疗相关死亡报告。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GSK3A的体细胞突变可能具有预测免疫治疗反应的潜力。

结论:famitinib联合camriezumab和nab-paclitaxel作为IM亚型晚期TNBC患者的一线治疗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毒性可控。正在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FUTURE-SUPER(nct04395989)的结果令人期待。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4129996. Research Sponsor: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Co.,Ltd.

参考文献:Li Chen, et al. Combination of famitinib with camrelizumab plus nab-paclitaxe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mmunomodulatory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FUTURE-C-PLUS):A prospective, single-arm, phase 2 stud.2021 ASCO. abs 1007.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09


 

【1008】每3周cabazitaxel 与每周紫杉醇化疗在一线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比较的随机多中心试验

First Author:Amit Bahl, UniversityHospitals Bristol and Weston NHS Foundation Trust, Bristol, United

Kingdom

背景:紫杉醇常用作HER2阴性MBC的一线化疗。然而,由于有效率为21.5-53.7%,并且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很大,因此需要更有效和耐受性更好的化疗(CCT)。

方法:这项开放性随机(1:1)2期试验比较了每3周为一个周期的cabazitaxel (25 mg/m2) 6个周期与每周紫杉醇(80mg/m2)在18周内作为一线CCT。HER2阴性和体力状况评分≤1的患者符合条件。接受cabazitaxel 的患者需接受GCSF预防治疗。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需要127个事件来检测风险比(HR)为0.65,有85%的效力。次要终点包括客观反应率(ORR; RECIST 1.1),出现反应的时间(TTR)、总生存期(OS)、安全性、耐受性和生活质量(QoL)。

结果:158名患者来自英国14家医院(每组79名)。cabazitaxel组的中位年龄(范围)为56岁(34-81岁),紫杉醇组为61岁(34-79岁)。61%的患者体力状态评分为0。两组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5周,但紫杉醇治疗延迟(61%比39%)或剂量减少(37%比24%)的患者较多。比较cabazitaxel和紫杉醇在146例PFS事件后的中位PFS分别为6.7和5.8个月(HR 0.84;95%CI 0.60–1.18, P = 0.3)。在OS方面没有差异,中位19.3 vs 20.0个月(HR 0.94;95%CI 0.63-1.40,P=0.7),ORR(42% vs 37%)或TTR(HR 1.09;95%CI 0.68-1.74,P=0.7)。cabazitaxel组和紫杉醇组分别有42%和48%发生≥3级不良事件。腹泻、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恶心是cabazitaxel组最常见的≥3级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0%,而紫杉醇组为1%、1%和0%。紫杉醇组的最高≥3级事件为肺部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分别为6%和5%,而cabazitaxel组为2.5%和0%。在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中,有55%的患者报告了任何级别的周围神经病变,而接受cabazitaxel治疗的患者报告了17%的周围神经病变。紫杉醇组41%的患者发生脱发,而cabazitaxel组为27%。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紫杉醇(22%)比cabazitaxel(14%)更频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平均EQ5D单指标效用评分(+0.05; 95%CI 0.004-0.09, P = 0.03)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7.7; 95%CI 3.1-12.3, P =0.001)在cabazitaxel组高于紫杉醇组,提示cabazitaxel组的生活质量更好。

结论:与每周紫杉醇相比,HER2阴性MBC患者每3周1次cabazitaxel一线化疗对PFS的改善不明显,但其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较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较好。cabazitaxel对MBC患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且需要较少的医院就诊,这是COVID大流行及以后的重要考虑因素。

Clinicaltrial information:NCT03048942. Research Sponsor:Sanofi, NIHR portfolio support.

参考文献:Amit Bahl, et a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of 3 weekly cabazitaxel versus weekly paclitaxel chemotherapy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HER2 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2021 ASCO. abs 1008.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10


 

【1009】管腔型乳腺癌的差异:非裔美国人和非西班牙裔白人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

First Author:Kent Hoskin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ollege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Medical Oncology, Chicago, IL

背景:非裔美国乳腺癌患者(AA)与非西班牙裔白人患者(NHW)相比,被诊断时更年轻,有更多的高风险特征,和较差的临床结果比,尽管她们接受类似的治疗。尽管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合并疾病可能导致差异,但家族特异性因素和结构暴力对AA个体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肿瘤生物学和预后。我们先前报道了AA与NHW基底部肿瘤中与肿瘤侵袭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harmaetal.,2020)。在这里,我们比较了AA和NHW之间管腔肿瘤中的DEGs。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FLEX研究(NCT03053193)包括接受70个基因标记(MammaPrint/MP)/80个基因标记(BluePrint/BP)检测并同意完整转录组和临床数据收集的I-III期乳腺癌患者。纳入2017年至今入选的AA(n=364)和NHW(n=400,随机选择)伴BP管腔肿瘤患者。种族/民族是自我报告的。AA比NHW年轻(平均59岁vs. 62岁,p=0.001);因此,比较年龄匹配的子集(n=360AA,NHW)。用R 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比较AA和年龄匹配或随机选择的NHW在以下方面的差异:(1)all,(2)luminal A,(3)luminal B和(4)luminal B,肥胖。FDR<0.05的DEGs有显著性差异。评估不同的折叠变化(FC)阈值。

结果:AA在绝经状态、T分期、分级、肿瘤类型等方面与NHW相似;肥胖、T2DM状态、淋巴结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论年龄匹配与否,AA肿瘤更易发生MP高风险(p<0.001)。与年龄匹配的NHW相比,Luminal B AA与年龄匹配的NHW相比,DEGs更多(n=1070);然而,大多数是FC<2。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底部肿瘤(Nunes et al.2019)中也发现了5/6 DEGs (PSPH,NOTCH2NL, POLR1A, MAP1LC3P and RPS26P10)。在luminal B年龄匹配比较中,9 DEGs(FC>1.7)中,在luminal B肥胖亚群中也发现2(PSPH和LINC01139)。AA中持续上调的DEGs与代谢、翻译和细胞应激反应途径有关。

结论:在控制年龄、肥胖和基因组分类时,我们发现AA和NHW管腔肿瘤之间存在显著的转录组学差异。管腔B型肿瘤中的DEG亚群与基底部肿瘤中的DEG亚群一致,表明无论肿瘤亚型如何,相似的种族相关因素都能驱动DEG。DEGs可能是AA管腔肿瘤所特有的。这项研究表明,乳腺肿瘤的某些生物学差异可能是由于患者的祖先或共同的不良社会经济暴露造成的,并强调了在临床试验中纳入不同患者群体的必要性。

Clinical trial information:NCT03053193. Research Sponsor:Agendia, Inc.

参考文献:Kent Hoskins, et al. Disparities within luminal breast cancer:Clinical and molecular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and non-Hispanic white patients.2021 ASCO. abs 1009.

编译:博鳌恒大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杨芳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外科 王建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乳腺癌,肿瘤,治疗,中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