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新进展》指出:术前及术中,建议麻醉医生应该在预防和治疗血容量不足和纠正贫血方面优化患者生理条件时,必须避免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即使是短时间的低血压也与AKI风险增加有关,改善血流动力学、恢复循环容量、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避免肾毒性药物和高血糖,强调发现术中少尿的重要性。
一例行脊柱侧凸畸形矫正术的年轻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但术后第2天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经ICU辗转治疗1个月,患者出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ASAⅠ级患者术后在ICU辗转治疗1个月?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是否与麻醉相关联?麻醉管理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讲者:范红娜
—— Case profile ——
择期全麻下行胸腰椎后路T8~11、L1~2SPO截骨矫形,T4~L4钉棒系统内固定式。
—— Operation anesthesia process ——
—— Postoperative changes ——
术后第2天:血液透析科会诊建议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清肌红蛋2239 ng/ml、血清尿素17.4 mmol/L ↑、血清肌酐476.28 µmol/L ↑、血小板38×109/L ↓、血红蛋白71 g/L ↓。总入量3250 ml,总出量1630 ml,引流880 ml,尿量750 ml。患者转入急诊ICU,RBC 400 ml,新鲜冰冻血浆(FFP)310 ml,呼吸困难。CT、双肺水肿及肺不张气管插管。
知识延伸
问题1
AKI的原因是什么?
围术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机制:①肾毒性。②尿路梗阻。③血流动力学介导的急性肾损伤。④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引起的炎症和梗阻。
该患者未使用具有肾毒性药物,无发生尿路梗阻。考虑是否是血流动力学介导的AKI,当术中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0 mmHg超过20 min,低于55 mmHg超过10 min时,术后Ⅰ期AKI的风险增加。该患者术中急性大出血时,MAP处于60 mmHg左右,加深麻醉时血压低于55 mmHg,时间8 min。还考虑是否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引起的炎症和梗阻导致AKI,通过溶血全项检查,结果全部呈阴性,不是血红蛋白尿。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是肌红蛋白尿。
问题2
为什么横纹肌溶解发展如此迅速?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
问题3
从该病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麻醉中有哪些不足?
AKI的损伤因素 | AKI的共同易感因素 |
毒血症 | 脱水状态或容量不足 |
严重疾病状态 | 高龄 |
急性循环障碍 | 女性 |
烧伤 | CKD |
创伤 | 糖尿病 |
心脏手术(特别是应用的CPB) | 慢性心、肺、肝疾病 |
非心脏的大手术 | 低蛋白血症 |
肾毒性药物 | 贫血 |
放射对比剂 | 癌症 |
植物和动物毒素 |
AKI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防”和“早”,预防可以预防的问题,处理可以处理的问题,如果可以再麻一遍,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麻醉医生加强监测SVV、出入量/小时;加肌松药分离肌肉;注意保温、防止寒战;输血和容量治疗;避免术中低血压;避免肾毒性药物、高血糖;远程缺血预处理(PIPC);发现问题不可怕,早诊断、及时治疗。
2.术中尿常规、CK、早诊断、早治疗、并发症得到控制并最小化。
3.提醒外科医生注意手术时间(>7 h)、注意止血带时间(>1 h)、注意创面保护,防止电刀损伤、注意漫化,防止大面积肌肉干燥。
4.目标:200~300 ml的尿量;早期液体复苏:晶体液(前6 h);碱化尿液(尿液pH >6.5,血液<7.5);血液透析;不主张使用除甘露醇以外的利尿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