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开始预约啦!祛寒湿、调失眠、补阳气……冬病夏治正当时

2021
06/28

+
分享
评论
浙人医
A-
A+

三伏贴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



立夏一过,气温越来越高,又到了一年一次冬病夏治、三伏养生的绝好时机!

中医古籍文献记载,伏日必是庚,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与肺相配,是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最佳时日。

三伏贴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在夏季伏日将温热类中药贴敷于疾病所对应的穴位,以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病证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2021年三伏贴时间表,错过再等一年

初伏:2021年7月11日(周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周三)

末伏:2021年8月10日(周二)


冬病夏治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冬病夏治的主力军是呼吸道疾病患者。常见包括以下疾病:

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鼻咽部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免疫力低下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所有呼吸道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么?


并不是。冬病夏治针对的是阳虚体质的患者

阳虚体质者易于秋冬季节感受寒邪,同时常导致体内“宿痰”“伏饮”等阴寒之邪存留。春夏两季助阳升发之势,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药物之阳协同机体生发之阳共同作用,可纠正阳虚体质,祛除阴寒邪气。夏季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也随之变盛,身体新陈代谢旺盛。阴阳消长,体内的阴寒邪气就处于最弱的阶段。因此三伏天正是治疗寒性疾病的最佳时机。


除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骨与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网球肘及其他一些疼痛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反复腹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注意孕妇、备孕及哺乳禁用。

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四肢冰凉等。

儿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哪些人不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外治方多为温补或温散类方药,以保证药物透入,大都含有辛香走窜类或毒性刺激性药物或辅料,因此,阴虚火旺、痰热、咯血等热性病症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等急性期、皮肤过敏、瘢痕体质、孕妇、备孕及妇女月经期间等情况均不宜使用。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敷贴期间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滋腻及过咸的食物,慎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忌食虾、蟹、公鸡、鱼头等发物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当天不洗冷水澡。

此外在敷贴后局部皮肤会产生潮红、灼烧感、轻微刺痛、色素沉积或者小水疱等生理反应,均无需特殊处理,小水疱让其自然吸收即可。也可能出现红肿、溃疡、疼痛、大水疱或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停止敷贴,采用一些外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皮肤有溃破甚至大范围全身过敏现象,则应及时就医。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许多病人只关注到了贴中药这个过程,其实这只是最后的治疗步骤。针灸推拿一科主任汪凡表示,与中药开方一样,治疗前的四诊更为重要。详细的望闻问切能让医师更准确的了解病人的身体状态与治疗需求,为病人制定出最优的选穴方案,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冬病夏治,阳虚体质,三伏贴,阳气,寒湿,失眠,疾病,敷贴,水疱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