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览天下丨国务院发布!2021深化医改五项要求利好医疗信息化

2021
06/22

+
分享
评论
易联众
A-
A+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重点任务包括: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

其中与信息化相关的有:

(五)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促进精细管理,适时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完善基层机构医保政策,引导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

(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强化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完善县域医共体引导政策,提高县域疾病防治水平。推进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引导医疗联合体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

(九)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加强“十四五”时期统筹谋划,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推动省、市、县、乡、村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均衡发挥作用。制定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开展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试点。持续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社区医院。推动采取灵活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周期。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

(十六)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制定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实施方案,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互认。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应用。规范互联网诊疗服务,严格实行监管,完善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工作机制。指导医疗机构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

(十七)改善群众服务体验。

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模式,优化预约诊疗。推动医疗机构优化线上线下支付流程,改善结算模式。推进先诊疗后结算或一站式缴费改革试点。明确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具体办法。加强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建设。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成首要任务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重要一招

从《通知》看,第一部分就是“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而头条任务就是“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这在一个国字号文件里是十分罕见的,其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

而在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方面,《通知》提出了不少重点任务,除了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之外,还提出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来“保衔接”。

作为系统协同推进医改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国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也在不断地提出相关意见,从2019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就在全国30个城市开展了DRG付费试点,而从去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在全国的71个城市启动了DIP付费试点,在6月7日召开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曾表示,目前全国DRG、DIP的试点超过了200个。

如今《通知》提出,要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促进精细管理,适时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这更是印证了之前国家医保局提出今年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的统一部署。


强基层两大抓手:

分级诊疗与医共体建设


毫无疑问,医共体建设与分级诊疗制度被列为今年改革的重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曾表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由此可见,分级诊疗制度在当前医改体系中的地位。

基层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生处在分级诊疗体系的最底层,是分级诊疗体系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窗口。他们是分级诊疗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也是保障分级诊疗体系运行的重要基础之一。

所以,《通知》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要求中表明,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将持续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社区医院。推动采取灵活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周期。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

虽然文件只给出了导向性意见,但《通知》中特别强调,各部门要“制定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相信下半年,我们可以陆续看到加强基层建设的文件出台,将意见转变为现实政策。

而医共体作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样受到关注。

《通知》指出,要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强化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完善县域医共体引导政策,提高县域疾病防治水平。推进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引导医疗联合体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

在2020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县域医共体建设仅被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一,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今年却被单独列出,进行了详细规范。

这表明,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将是今年的重点内容之一,文件强调“加强监督考核”也给广大医共体单位提了个醒,重点建设与重点考核相辅相成,该落实的工作要抓紧落实,以迎接国家的考核。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医疗迎来发展机遇期

另外在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方面,《通知》还安排了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增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和严格监督管理五项任务。

在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方面,《通知》指出要制定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实施方案,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互认。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应用。规范互联网诊疗服务,严格实行监管,完善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工作机制。

据专家认为,这将显著增强各项专业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临床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医防信息的共享使用,加速形成医防协同的融合机制。

从对产业的影响来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将加快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健康信息平台发展,以及医疗机器人、医学影像处理等为代表的智能医疗设备和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照护等智能辅助系统的推广应用,“互联网”医疗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疗信息化,医疗联合体,医共体,医改,县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