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时间短、出血少且无要求导尿的手术,为避免腰麻后留置导尿,麻醉医生可以做的有哪些呢?
前几日负责一位年轻男性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医生预计手术时间1小时左右,我干净利索的打了个腰麻,摆好体位后,外科医生直接开始消毒,然后就出现了下面的经典对话。
最后,外科医生在我的淫威下无奈的屈服了,很不高兴的给患者导了尿。我们知道,导尿虽然是临床基本操作,但可引起引起尿道损伤、尿路感染、隐私避讳等问题,特别是男性患者,后来我自己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患者也不愿意被导尿。
对于时间短、出血少且无要求导尿的手术,如果不导尿,出现术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尿潴留,怎么做才能做到术中不导尿?或者说,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作为一位麻醉医生,我觉得应该有所作为,毕竟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给患者带来的。
我试着从源头开始思考,先了解一下正常的排尿过程:
排尿反射
正常成人膀胱内容量超过300-400ml时,膀胱内压力才明显升高;达到400-500ml时,后尿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同时将冲动传至脊髓骶段的初级中枢(S2~4)与高级中枢(脑桥和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产生尿意并强烈兴奋初级中枢启动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兴奋后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尿液进入被压入尿道,后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经阴部神经再次传入初级中枢加强这个活动,形成正反馈,从而排出尿液。
据统计,椎管内麻醉患者中有1/3出现尿潴留;腰麻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主要与麻醉的长时间阻滞作用有关,在感觉阻滞恢复到S3之前,排尿反射仍然受损且不协调,而在运动阻滞恢复后1-4小时内,逼尿肌功能才能完全恢复。通过比较长效和短效局麻药用于腰麻,Kamphius(1)报告了硬膜内利多卡因(5%,重比重)的平均逼尿肌阻滞时间约为144分钟,布比卡因(0.5%,重比重)的平均逼尿肌阻滞时间约为233分钟(约4小时)。
最理想的状态下,成人正常产尿速度约为1ml/kg.h,患者入室前排空膀胱且不考虑其他因素,成人腰麻4小时后膀胱容量约为60×4×1=240ml,而触发排尿反射的临界点为400-500ml,理论上腰麻后不留置导尿是可行的。但临床上要做到腰麻后不留置导尿,应在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或避免:①加速尿生成的因素,如利尿药物、输液、冲洗等;②减缓排尿反射恢复的因素,如术后硬膜外或静脉镇痛等。当然,如果腰麻后6小时自主排尿功能还没有恢复,很有可能会出现尿潴留,膀胱叩诊或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0-600ml者,可考虑留置导尿。
综合以上,对于时间短、出血少且无要求导尿的手术,为避免腰麻后留置导尿,麻醉医生可以做的有哪些呢?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建议:
1.入室前排空膀胱
2.少输液、无尿潴留史
有一项研究表明,腰麻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尿潴留明显与术中输液较多和尿潴留史相关(2)。
3.尽量单侧阻滞
对于单侧手术患者,侧卧腰麻后继续维持10-15min可将阻滞平面完全固定在一侧,支配膀胱的健侧脊神经阻滞轻,术后恢复排尿反射更快,从而可避免留置导尿(3)。
4.使用罗哌卡因
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能产生感觉与运动分离麻醉,相较于布比卡因,恢复时间更短。
5.降低局麻药浓度及总量
有研究表明,男性下肢内固定拆除腰麻使用0.25%罗哌卡因仍可达到手术要求,且尿潴留发生率低(4);肛门会阴部短小手术,掌控好局麻药的浓度和剂量,可有效预防尿潴留,推荐0.1~0.25%罗哌卡因重比重3-5mg腰麻、坐位穿刺(5);另外,0.3%布比卡因4.2mg尿潴留发生率16.7%,而0.75%布比卡因10.5mg的发生率为50%(6)。
来源:麻醉逻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