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相关新闻
1
打新冠疫苗第二针一定疼过第一针?
上海疾控:不成立也不科学
6月21日,疫苗话题#第二针比第一针疼#上了微博热搜,真的如此吗?
当日中午,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也不成立。
他指出,首先,接种的两针新冠疫苗成分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任何差别;其次,接种新冠疫苗后具体不良反应和不良程度因人而异,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会觉得打第一针更疼,也有人接种完两针都没有明显副反应。但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根据目前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反而是第一针不良反应比第二针更高,但这些不良反应里面没有什么严重的不良反应,仅仅是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烧等。”孙晓冬进一步表示,但如果有人在接种完第一针后出现了严重的经专家诊断为和疫苗有关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就不主张他接种第二针,而这个会由专门负责副反应调查诊断的专家来进行综合判断,主要看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是否与疫苗相关。
也有人问“接种反应越强,免疫效果越好?”对此,孙晓冬表示否认。他告诉记者,疫苗接种反应强,并不等同于免疫效果好。目前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率低,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以局部反应为主。(来源:澎湃新闻)
2
吴凡教授:
疫苗保护并非百分百
但可以形成有效保护
近日国内本土散发新冠病例中出现接种疫苗后仍感染的个例,不少市民对此非常关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疫苗保护并非百分百,但确实可以形成有效保护。
吴凡说,市民对待疫苗要持科学态度,一定要了解疫苗接种以后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首先是预防感染,其次是即便感染,疫苗也可以减轻患病症状。目前,第二点已经被证实得非常清晰。“疫苗保护不是百分百,这有可能是疫苗本身原因,也有可能是接种对象的原因。”吴凡说,“每个人产生的免疫反应不一样。人体产生抗体水平有高低,带来的免疫效果也有差异。”
她解释,不同疫苗副反应是不一样的,副反应的类型、频度、发生程度都不一样。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大致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三种疫苗类型的副反应都比较小。科学界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疫苗研发,这是巨大的跨越和进步,面对使用中的副反应问题,科学家也将会用最快速度来应对。
针对打了疫苗对变异病毒有没有用的问题,吴凡明确说,好消息是,所有疫苗对变异病毒都是有效的,今后是否有效,还将对病毒变异进行持续科学追踪。
之后会否对灭活疫苗加强一针?她表示,加强免疫在其他疾病上确实存在。例如麻疹,两针主要都在小年龄段,到了高中阶段会有强化免疫,以此持续保持免疫效果。新冠灭活疫苗会否有这种可能性,需要对免疫持续的时间和作用进行科学观察。对于普通公众,没有必要在是不是要打第三针的问题上纠结,把这些问题留给科学家来处理即可。
吴凡最后提醒:防控疫情,市民需要做好两件事,首先是由外而内的防护,保持健康行为,将“三件套”“五还要”作为市民标配;其次尽快完成规范疫苗接种程序,由内而外形成防护。(来源:澎湃新闻)
3
国家卫健委:
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922.3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网站通报,截至2021年6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922.3万剂次。(来源:界面新闻)
4
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
处世界第一方阵
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接受采访时介绍,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速度与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实现了境外临床试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来源:界面新闻)
5
台北一批发市场已有45人确诊
市长:不休市,4000人全部接种疫苗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6月21日报道,台北农产公司爆出群聚感染,员工、承销人、摊商已有45人确诊。台北市长柯文哲今日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北农不休市。他认为,无需“过犹不及”,为一个可能的小危险,搞到系统不能运作。台北市将为北农4000名相关人员都打疫苗。台北副市长黄珊珊强调,北农,将采取降载方式。
黄珊珊指出,北农是“大台北地区”重要的批发市场,关系到“大台北”蔬果供应,要供应民生需求,因此会以降载的方式,不会到休市。黄珊珊说,5月30日前的旧案,都已解除列管,现在没有到休市的程度,本周会先对快筛、打疫苗先做处理,盼一周内可以降温。(来源:界面新闻)
6
沃森生物:
子公司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增加西林瓶包装获批
沃森生物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玉溪沃森于日前收到国家药监局批准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玉溪沃森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现有的包装形式“预灌封注射器”基础上增加“西林瓶”包装。(来源:界面新闻)
7
韩国首次认定1例死亡病例
与接种新冠疫苗有关
韩联社消息,韩国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推进团21日表示,预防接种受害调查组本月16日和18日召开会议,认定确诊为“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的1例不良反应病例的死因与接种疫苗确有因果关系。
这是自韩国政府于2月26日开启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首次认定死亡病例的死因与接种疫苗有关。该病例为30多岁的男子,上月27日施打爽约所剩的阿斯利康疫苗,9天后因出现严重头痛和呕吐等症状就医。但症状不见好转反而恶化,该病例于8日再次转到上级医院就医,最终被确诊为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后于16日死亡。
由于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案例之间可能存在关联,韩国从4月12日起将可以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人群范围限制在30岁以上。(来源:界面新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