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用于小儿静脉开放:一项实用性、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2021
06/22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与之前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相比,本实验发现VR在改善术后疼痛方面无显著差异。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前言:    
多数孩子在术前开放静脉时,都会经历恐惧和疼痛,这种体验增加了术后躁动、睡眠障碍和消极行为的风险。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已被证明可极大减轻患者伤口换药时的急性疼痛,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康复,也可缓解焦虑与恐惧。这可能归因于其通过刺激,经认知负荷调节后,分散了患者注意力所致。  
本文给大家介绍2020年2月,发表于《Pediatric Anesthesia》杂志的题为“Virtual reality during pediatric vascular access: A pragmatic,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文章,作者Caruso等人对需开放静脉通路的儿童应用VR,对比接受标准程序化护理的患儿,评估VR应用于儿童的临床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招募院内7-18岁,需开放静脉通路的儿童,按1:1比例随机分为VR组和对照组,在开放静脉时分别接受VR或标准程序化护理,静脉开放成功后停止以上干预,评估两组患儿开放静脉时的依从性,术后的疼痛与恐惧水平,评估两组患者、家属与操作医生的满意度,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结果:    
共有220名患儿纳入分析,其中VR组106名,标准组114名。两组的性别分布、年龄、静脉通路类型、操作部位、术前疼痛与恐惧评分等基线水平差异不显著。  
评估患儿开放静脉时的依从性,VR组依从度的满意比例较标准组更高(91.5% vs.83.3%),但差异不显著。  
VR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0.11,95%CI(-0.5,0.28);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在校正前差异不显著;经术前疼痛评分、性别、年龄、操作部位等协变量校正后的线性回归模型也显示,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  
VR组术后恐惧评分较对照组降低0.05,95%CI(-0.23,0.13);该组患儿术后恐惧评分降低比例也比对照组更高(48.3% vs.26.1%);两组术后恐惧评分在校正前差异显著,而以术前恐惧评分为协变量,经校正后,差异不显著。  
VR组的患者、父母与操作医生的满意度评分中位数为 5(5-完全满意),强烈提示VR改善了诊疗体验。试验中,应用VR未给患者带来伤害,无恶心、呕吐、晕动病、头晕和癫痫等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该前瞻性随机试验评估了VR在儿童开放静脉通路中的效用,研究发现并未改善其疼痛、恐惧和依从性水平,但患者与操作医生的满意度很高。随着使用成本的降低和技术实用性的提高,VR可被医院考虑用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小爱说

与之前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相比,本实验发现VR在改善术后疼痛方面无显著差异。可能原因为:开放静脉的固有疼痛水平较低,因此难以观测到细微疼痛水平的改变;此外,对照组接受标准程序化护理,如非正式的聊天,父母陪伴等,这些因素未被限制,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既往实验证明,医护人员应用言语分散注意力的形式可缓解患者的轻度疼痛,且可能有助于降低极端疼痛的水平。鉴于对照组可采用的其他标准程序化护理,VR和其他非药物干预可能都是有效的镇痛方法。  
尽管本实验发现VR不能改变患儿恐惧水平,但VR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恐惧和增强专注力的辅助工具。实验中,患儿通过VR参与一些简单的、非暴力的游戏,仅仅只需头部活动,其双上肢可保持相对静止,便于医生操作。有两个游戏具有附加功能,可快进游戏速度与背景音乐,提供额外视觉效果,可以增加患儿的认知负荷,提升沉浸体验。尽管患儿可自主选择VR游戏和是否加载附加功能,但结果显示VR并不能改善患儿恐惧水平。然而,这一干预却使患儿和操作医生满意度极高。尽管有多种替代手段(如投影仪、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用于缓解儿童开放静脉时的焦虑,VR的新奇体验被认为也可发挥作用,为患儿提供极高的满意度。既往报道,应用VR后晕动症的发生率为5%,本实验VR组无该不良事件发生,这可能归因于本研究慎重选择了具体VR项目,且具有严格的纳排标准,有晕动症病史的患儿不符合入组标准。  
商业VR使用成本越来越低,实用性越来越高,具备成为医院日常使用工具的潜力。本研究的优势之一,是其纳入了不同病区、开放不同静脉通路形式的患儿,将VR用于了医院各科室。而焦虑与恐惧并不仅限于本实验中开放静脉的儿童。儿科患者医疗相关的焦虑与恐惧十分常见,常导致其抗拒护理、延误诊治。应用VR提高患儿接受常见诊疗(如开放静脉通路)行为的满意度,可能有利于提高患儿接受其他诊治的依从性。VR作为一种新奇且低成本的工具,可与其他非药物手段一起用于改善患儿诊疗体验。  
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对照组患儿接受的标准程序化护理是由操作医生结合临床环境提供,并非只有特定一种形式。其次,患者使用的VR程序类型有差异,不同程序可能效力不同。这点在研究开始前就已考虑过,考虑到VR头盔可为患者提供可选择的项目,以及患者自主选择性的优势,我们精心选择了多种VR体验程序,以提高通用性。第三,尽管研究者尽力使用了以前多种已被验证的测量满意度的工具,本实验满意度调查结果信度可靠,但效度仍待商榷。此外,未记录患儿镇痛药用药史,可能会使术前与术后疼痛评估产生未知偏倚。最后,两组皆有失访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丢失并非随机,可能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恐惧(Fear), 疼痛(Pain),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儿童(Child) 

(编译 彭哲哲;审校 黄悦)


原始文献:

Caruso et al. Virtual reality during pediatric vascular access: A pragmatic,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 Anesthesia 30.2 (2020): 116-123. 

doi: 10.1111/pan.1377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前瞻性,静脉,小儿,试验,随机,患儿,患者,儿童,差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