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反复发作,男子拿剔骨刀给自己做手术……
2021-06-21
急诊医学资讯
痛风怎么防治?什么是痛风石?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发病时,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高血压、高血糖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肉类、海鲜)也可增加痛风发生风险。
目前痛风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治疗痛风发作时疼痛和炎性反应以及预防痛风发作,降低血尿酸。对于肥胖的痛风患者,在关注血尿酸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规律运动,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肝脏转氨酶等指标,给予综合治疗,维持血尿酸达标,尽可能减少受累关节数。
此外,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常见高嘌呤水平食物包括: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痛风石又称痛风结节,是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晶。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产生尿酸过多,尿酸盐以细小针状结晶沉积于软组织,产生慢性炎症及异物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肿。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
-THE END-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脚趾头,痛风,手术,剔骨,尿酸,嘌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