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0】连续循环肿瘤DNA分析评估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辅助治疗的益处、生长率和早期复发检测
First Author: Tenna V Vesterman Henriksen,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Medicine, Aarhus University Hospital, Aarhus, Denmark
背景: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处理的挑战包括:1)选择高危患者进行辅助化疗(ACT),2)缺乏评估ACT疗效的指标,3)评估ACT术后复发风险,4)缺乏用于指导高危患者治疗决策的标记物,如额外治疗或强化监测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种有潜力缓解挑战的标记物。在这里,我们使用连续的CTDNA测量来评估复发和CTDNA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术后、术中、afACT和监测期间;为了评估异时性转移瘤的生长率,我们同时使用CT扫描和CTDNA测量来比较检测复发的敏感性。
方法:招募2014-2019年在丹麦和西班牙医院接受治疗的Ⅲ期大肠癌患者(n=166),在术前和术后立即采集血样(n=1227),每3个月采集一次,持续36个月。每位患者16个个体突变用于定量血浆CTDNA(Signatera,定制MPCR-NGS分析)。
结果:CTDNA检测是术后(HR 7.2,95%CI 3.813.8,P<0.001)和ACT后(HR=18.2,95%Cl)复发的有力预测指标。1-46,P<0.05。治疗结束后连续测定(HR=41,95%CI 16-100,P<0.001),CTDNA阳性患者术后复发率为80%(16/20)。在ACT期间保持CTDNA阳性的患者全部复发,连续的治疗后CTDNA测量显示所有复发患者呈指数增长,呈缓慢(26%增加/月)或快速(126%增加/月)模式(P<0.001)。从CTDNA检测到放射学复发,FAST患者的CTDNA水平为43%,慢复发和无复发患者的CTDNA水平为100%,平均增加117倍,高达554倍。三年总生存期41。95%cl7.5-228,P<0.05。001 ) . CT扫描与CTDNA检测一致3例,235个事件,平均每位患者2个)显示高度一致(92%),CTDNA在CT扫描前(n=7例)或同时(n=14例)检测到残留疾病。平均提前期为7.5个月。
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术后连续CTDNA分析对预后的影响,它提供了新的分析,证明CTDNA比CT扫描对复发检测更敏感,并可用于肿瘤生长率评估快速和缓慢生长的肿瘤之间的差异表明,生长率可以指导谁快速开始全身治疗,谁可以送去诊断。总而言之,这项研究强调了CTDNA在指导临床决策方面的许多潜在用途。
研究发起人:Danish Cancer Society, Other Foundation, Pharmaceutical/Biotech Company.
参考文献:Tenna V Vesterman Henriksen, Serial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alysis to assess recurrence risk, benefit of adjuvant therapy, growth rate and early relapse detection in stage III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2021 ASCO,abs 3540.
编译:青海省人民医院 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