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蹚水回家后,浙江男子脚上奇痒无比!梅雨季要注意……

2021
06/20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由于天气热空气湿度过大,儿童体表汗液排泄不畅导致,多出现于头部、面部、颈等皮肤皱褶处及躯干部位。

梅雨季又称黄梅天,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霉雨”。“高温+高湿+阴雨”是梅雨季的标配,闷热潮湿的气候让各种皮肤病“嚣张”了起来。

最近,在杭州市萧山区一医院皮肤病门诊不少市民排队候诊,很多患者抱怨,一到梅雨季脚上、身上就奇痒难耐。


杭州市萧山区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沃晓枫说:“每年六七月是皮肤病高发季,尤其进入梅雨季后,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螨虫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极易诱发各类皮肤疾病。尤其是真菌感染、虫咬皮炎和小儿痱子三类皮肤问题更为突出。”

在采访过程中,市民王先生来到诊室,刚坐下就跟医生诉苦,“自从前两天下雨的时候蹚水走路回家后,脚上就开始痒了,就连走路时都想脱下鞋来挠挠,脚趾上还有一个个透明的小水泡,痒的时候要把水泡抓破了才会感觉挠到位了。自己也擦了药膏不起作用。”

王先生的脚明显红肿,脚趾上密密麻麻分布着一颗颗的水泡。沃医生一看就说:“真菌引起的脚癣,真菌喜欢的环境是湿度在80%以上,温度在25℃-28℃之间,梅雨季恰当的温度和湿度为真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真菌感染也逐渐增多。”

根据该院往年梅雨季的门诊数据显示,梅雨季里日门诊量就会提升至300人次,较平常增加了三分之一的就诊人数,且多数患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在人体其他地方发作,也会导致各种皮肤病,长在臀部腹股沟称为股癣、长在头部叫做头癣、长在身体上叫做体癣,甚至指甲上也有甲癣。

对此,沃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梅雨天雨水较多,双脚被雨水浸泡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擦干。一旦得了脚癣、手癣,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要记得把自己的衣物与家人的分开清洗、放置。


此外,梅雨季广大家长还要警惕孩子长痱子。由于天气热空气湿度过大,儿童体表汗液排泄不畅导致,多出现于头部、面部、颈等皮肤皱褶处及躯干部位。对于长痱子的孩子来说,适当增加一次温水冲澡,在洗澡过程中可滴入几滴花露水以减缓痱子引起的瘙痒。保持皮肤干爽,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为宜。

-THE END-


来源:  萧山日报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梅雨季,皮肤病,真菌,痱子,湿度,水泡,脚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