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点外卖多做饭!长期叫外卖肉多菜少,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病
这个简单的问题
几乎困住了所有上班族的思绪
肚子饿了叫外卖,想吃点啥叫外卖,就连不知道吃什么也会第一时间打开外卖软件……
对于外卖,人们大多关注它的送餐时间长短、味道是否可口、配送员服务态度优劣,却很少有人注意它的包装及卫生安全,也忽略了一盒外卖背后的健康隐患。
外卖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
1. 肉多菜少,引发多种慢性病
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大众最热衷购买的前十位菜肴,多为油炸食物、动物类菜肴。对于长期叫外卖的人,存在摄入油盐过多、肉多菜少等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
人们摄入了过多能量,增加超重或肥胖风险,易患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综合征,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将会使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大增,甚至是恶性肿瘤的高发。
2. 质量难以保证
外卖平台门槛较低,只需上传门面、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照片,就可以入驻。
常有媒体曝光外卖店用低廉、劣质、卫生差的速食包来制作餐品,只需将速食包加热后倒在米饭上,再加几根水煮青菜,一份盖饭就做好了。
3. 摄入有害物质
即便外卖安全和营养有保证,一次性餐盒中的有害成分仍是一大问题,如果配送时间长或使用劣质餐盒,安全隐患更高。
美国米尔肯公共卫生研究学院称,很多食物尤其是谷物和肉类,在加热和盛装过程中,会造成塑料容器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一种增塑剂)溶出,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增加生殖系统疾病、自闭症、哮喘风险。
每周做饭超5次,死亡风险降一半
与外卖相比而言,自己在家做饭不但在用油、放调料上节制,食材相对也比较新鲜。
发表于英国权威营养期刊《公共卫生营养》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在家做饭的好处:常在家做饭能降低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对1937名参与者进行了10年随访。调查中,43%的参与者从不做饭,17%的参与者每周做饭1~2次,9%的参与者每周做饭3~5次。
结果发现,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做饭频率越高,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超过5次,死亡风险降低近50%。
做饭的3个好处
降低患病风险
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对10万人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与经常外出吃饭的人相比,经常在家吃饭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较低。
甲肝、肺结核、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染病,最容易在共餐中传播,外出就餐不用公筷,餐具不洁,都有可能感染上。
养成吃动结合习惯
虽然饭后不推崇剧烈运动,但起身做做家务则非常适宜。
在舒缓的运动中,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相反,饭后直接瘫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容易发生腹部肥胖。
远离餐桌浪费,促进家人感情
在家吃饭,食材可以按需购买,顿顿都能吃到新鲜的。
洗菜、切菜、做饭,全家分工协作,每人做道拿手菜,与家人交流烹饪经验,增添生活情趣,更能体会生活的烟火气以及平凡生活的美好。
文字参考: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