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40岁以上且无生育意愿的患者,如果恶变风险较大,那么医生甚至会建议考虑切除子宫。
子宫内膜息肉也是妇科疾病的一种,有导致导阴道出血,甚至是会致女性不孕的风险。月经没有再来后,出现阴道出血者应该以癌症之前的病变来看待。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发生在月经来潮后的任何女性身上,不过35岁及以上妇女人群发生这种病症的情况居多,关于它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些,希望对您有帮助。
息肉是什么
息肉,通俗的理解也就是多长了些黏膜上的赘生物,发病原因通常与肠道炎症或者胃炎症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是各种原导致胃或肠道黏膜受损,刺激黏膜的增生,形成了息肉样的组织。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是良性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时,通常可以不用处理,消除诱因以后通常可以获得息肉缩小乃至消失。
需要警惕的是,对于直径超过5毫米以上的息肉或者是宽基底型的息肉,或者是肿瘤性息肉。因为有恶变的可能,需要将息肉切除或者病理活检,排除恶变的可能。
长息肉有什么表现
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的改变,其中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人,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的延长、经间期的点滴的出血或者是没有规律的一个出血,阴道出血。但是症状的轻重和息肉的数量、直径、位置,没有绝对的关系。单发的小的息肉可以没有症状,较大的、突出于宫颈管的息肉就容易继发感染、坏死,引起恶臭的血性分泌物,甚至是腹痛。出现了白带的异常,甚至是白带里面带有血丝。当然也有一些病人出现了不孕症,比如说长期的子宫内膜息肉生长在宫颈管里面,引起精子进入宫腔的异常,不容易进入宫腔,或者是长在宫腔内,使得受精卵着床和它的发育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不孕。
息肉是否会癌变
子宫内膜息肉的癌变率非常低,大概约为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四,所以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不要过度紧张。虽然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的几率非常低,但还是有一定癌变率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绝经后的女性。
如果绝经后的妇女长期发现子宫内膜有息肉,需要定期进行B超监测。如果息肉在短期内迅速长大,就需要高度怀疑子宫内膜息肉有癌变迹象。
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在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患者忽然出现阴道排液增多,或者长期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增加或者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也要考虑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的可能。
另外,需要根据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法判断。如果是影像学检查或者肉眼看到息肉,没有病理学依据,有可能该病变不是内膜息肉,本身就是其它病变,要特别警惕。
所以一般建议首次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以后,最好将其切除送病检。如果确定是子宫内膜息肉,则癌变率很低,一定要预防病变本身是其它病变。
息肉要不要切除
如果发现有了息肉,到底要怎么治疗呢,需要切除吗?其实,这些都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针对没有症状的较小的息肉(直径<1cm),而且是第一次出现,那么暂时不用治疗,持续观察,定期复查就可以。有的息肉可以自行脱落,1年内自然脱落率约为27%。Ps.懂我开篇提到那位老铁的愤怒小火苗了么?
2.针对较大或连续复发的息肉,尤其是伴有如异常月经表现的,那么需要遵医嘱治疗,这时候可能选择手术切除的方式。需要强调的是,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针对40岁以上且无生育意愿的患者,如果恶变风险较大,那么医生甚至会建议考虑切除子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