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现自己患有肾病的朋友与患病时间较长的肾病朋友,他们有许多方面还是不太一样。刚发现自己患有肾病,患者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非常重视,却重视过头了;另一种情况则是无所谓,完全不去理睬。患肾病时间较长的老病号,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真正的重视,从经治医生了解到更多的用药、治疗与管控方面的经验,从科普了解与自己病情有关的肾病知识。这些都可以帮助老病号更好的去规范用药、调理饮食及指导生活。
在与经治老病号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肾病患者都能很好的控制住各项指标,尿蛋白不高或不太高,血肌酐不高或不往上升,病情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肾友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么好的吗?如下这几种护肾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久病成医”,但是笔者经常又说“久病成不了医”,也就是说就算患肾病时间久了,也成不了医,这是因为不跟着医生好好学习或自己不主动学习肾病知识的患者无论如何都是不行的。只有那些有心并好学的肾病患者,才可能成医,成了半个医生也是不错的。我们发现,在与医生交流过程中,患肾病多年的老病号对自己病情所处阶段、严重程度、可能的病情变化、各项指标的意义、药物的疗效与可能的副作用、如何合理膳食、生活方面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都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有的时候,咱们老病号对肾病知识的熟悉程度甚至比非肾科医生还要强,懂得也非常全面。居家时,当出现病情变化时,老病号自己也能从容应对,难怪他们的尿蛋白不高血肌酐也好。 配合医生看似容易,但若能做到不折不扣并长期坚持配合医生,则并不那么容易做的到或做的好。刚发现患有肾病,一般来说,患者都能配合医生,用药听医生的,饮食按医生的要求、生活方式也非常注意。可随着时间的延长,并不是每一位肾病患者都能坚持下去的。有的患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药也停了、吃喝也很随意、不去医院做检查、长时间不与经治医生交流、抽烟喝酒与熬夜不睡等又回归到以前的状态。这些不能很好配合医生的肾病患者,病情不可能一直稳定,尿蛋白又会升高,肾功能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减退。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总能不折不扣配合医生的老病号,他们的病情多能长期稳定,尿蛋白不高或不太高,血肌酐不高或不往上升高。 笔者治病的一个理念就是“药物最少(小)化,疗效最大化”,即用最少药物或最小剂量来解决肾病问题,但多数情况下,肾病患者仍然需要使用药物。当然了,也有部分肾病患者不需要用药,只需饮食调整与生活方式改变并定期复查即可。如若确定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肾病的,不要总想着药物的副作用而忽略了它的疗效,也不能只盯住药物的疗效而忽略了它的副作用。这就需要懂得“权衡利弊”,而老病号就能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理解经治医生在疗效与副作用之间找到的平衡关系。另外,老病号都能在调整饮食与生活方式改变之“舍与得”方面做得非常好。清淡饮食,虽然“舍”掉了味蕾上的享受,但却“得”到了肾脏上的保护;生活规律,虽然“舍”掉了身体上的自由,但却“得”到了肾脏上的轻松。 不要总是羡慕那些疗效好病情稳定的老病号,若每位肾病患者都能做好如上三点,你也一样行,一样可以让自己的尿蛋白不高或不太高及血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