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独症儿童。
有人说,他们是天才,因为爱因斯坦、凡高、牛顿等很多出类拔萃的天才生前都有怪异的行为,用现代的医学方法去判断,他们很可能患有孤独症。也有人说,他们是异类,只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像个外星人,天外来客。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星星"也不说话.
人们称孤独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这样描述孤独症儿童: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
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
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
家里有个像星星一样沉默的孩子,家长的感受可想而知。一位孤独症孩子的妈妈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孩子除了吃饭之外就是不知疲倦地玩耍,叫他,他不理你不看你,要是强行阻止他,他就大喊大叫,而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别的孩子1岁多就开始学说话了,而我的孩子都3岁了,还没有叫过我一声“妈”啊。
与孤独症儿童近距离接触时,你会发现,这些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眼神瓢忽不定,从不正眼看你一回,与人没有眼对眼的注视,很难与你实现交流。由于不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不理也不看。他们可能会重复地拍手、看手、摇摆、转圈等几种动作,出门要走认定的路线,走路时手摸墙壁前进,玩法单调、反复,缺乏变化,抗拒任何变化。一旦日常生活出现一点变化,他们就会强烈地抵制,直到恢复原来的式样与秩序。
从医学的角度讲,孤独症是因为多个微小基因变异所引起的神经发育不全,导致天生的行为异常,通常在3岁前能被家长发现。美国精神科学会界定孤独症儿童有如下三个特征:社交能力发展障碍;沟通能力发展障碍;狭隘、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活动。简单地说,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一切不发生反应。有些孩子会有智力障碍,但大多数智力正常。
为了让孤独症儿童能学会跟别人交流,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把孩子喜欢玩的玩具、喜欢吃的东西放到比较高的地方,让孩子够不到。孩子为了拿到玩具或食物就会主动跟家长比划或是发出“嗯、啊”的声音,此时,家长要利用这个机会,教孩子说玩具或食物的名字。
对孩子进行社会性训练,最重要的是让他学会放松自己。一位患儿的家长说,她想让孩子接触社会,就带着孩子去超市,结果孩子却把货架上的货物弄得乱七八糟,见到喜欢吃的东西直接就撕开包装,售货员生气地叫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弄得家长很难堪。另一位家长曾有过带孩子坐火车的经历,孩子看到周围都是陌生人,大哭大闹,乱踢乱踹周围乘客,丝毫不顾及大家的愤怒。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放松,尽量找到一种让他们能安静下来的方法,这对不同的孩子可能方法不同,有的孩子喜欢光,有的喜欢某个玩具或某种食物,有的看到某种色彩就会安静。总之,要找对适合孩子的放松方法才是他能轻松融入社会的关键。
温馨提醒:家长切不可命令或者呵斥孩子。如果孤独症儿童不想去某个地方,但家长非要命令他去,短期内一次两次可能如家长所愿,但长此以往会给孩子造成命令性障碍,孩子就再也不会接受任何指令了。在孩子失败、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也不能急躁,孩子做错事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做,斥责是没有用的,应该温和地对孩子讲述他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